ZBLOG

白酒两大分类方法

白酒的常见分类方法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分类体系是按生产工艺香型划分,这两种方法既体现了酿造技术的核心差异,也涵盖了风味特征的多样性。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按生产工艺分类(基于发酵方式与原料处理)

这一分类方法直接关联国家标准(如GB/T 26760等),是区分白酒品质与工艺的核心标准:

白酒两大分类方法-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固态法白酒

  • 定义:以粮谷(高粱、小麦、大米等)为原料,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不直接或间接添加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
  • 特点:酒体醇厚、香味丰富,代表传统酿造工艺,如茅台(酱香)、五粮液(浓香)、汾酒(清香)等。
  • 标准号:如GB/T 10781.1(浓香型)、GB/T 26760(酱香型)等。
  • 2. 液态法白酒

  • 定义:以液态发酵工艺生产基酒,可添加粮谷发酵的食用酒精,但不得使用非粮谷酒精或香精。
  • 特点:成本低、出酒率高,但风味较淡,多为中低端产品。
  • 标准号:GB/T 20821。
  • 3. 固液法白酒

    白酒两大分类方法-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定义:结合固态与液态工艺,如用固态酒醅串蒸液态基酒或勾调,需含一定比例固态法白酒。
  • 特点:兼具固态法风味与液态法效率,常见于中端市场。
  • 标准号:GB/T 20822。
  • 新国标变化:自2022年6月起,非粮谷原料(如薯类)、添加香精的酒类不得再称“白酒”,需归为“配制酒”。

    二、按香型分类(基于风味特征)

    香型分类源于1979年全国评酒会,现扩展至12种,是中国白酒风味多样性的核心体现:

    1. 四大基础香型

    白酒两大分类方法-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浓香型:窖香浓郁(如泸州老窖、五粮液),以己酸乙酯为主香。
  • 酱香型:酱香突出(如茅台、郎酒),以高温制曲和复杂工艺为特点。
  • 清香型:清香纯正(如汾酒),强调“一清到底”的纯净口感。
  • 米香型:蜜香清雅(如桂林三花酒),以大米为原料的半固态发酵。
  • 2. 其他特色香型

  • 兼香型:融合浓酱特点(如白云边酒)。
  • 凤香型:醇香秀雅(如西凤酒),兼具浓香与清香。
  • 特香型(四特酒)、豉香型(玉冰烧)、芝麻香型(景芝白干)、老白干香型(衡水老白干)等。
  • 补充说明

  • 其他分类维度:如按酒曲(大曲、小曲、麸曲)、酒精度(高度、低度)、原料(粮谷、薯类)等,但生产工艺与香型是最核心的分类体系。
  • 消费者选购参考:通过产品标准号(如GB/T 26760为酱香型纯粮酒)和配料表(不含香精)可快速判断白酒类型。
  • 通过这两大分类体系,消费者可系统理解白酒的工艺差异与风味特点,从而更精准地选择符合个人偏好的产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