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医用酒精的使用

医用酒精(通常为70%-75%乙醇溶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正确使用可有效灭活细菌和病毒。以下是关于医用酒精的规范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适用场景

1. 皮肤消毒

医用酒精的使用-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注射、抽血或手术前清洁皮肤表面(需配合碘伏使用)
  • 手部消毒(建议使用免洗酒精凝胶,避免长期频繁使用导致皮肤干燥)
  • 2. 物品表面消毒

  • 手机、键盘、门把手等小范围接触面擦拭
  • 体温计、剪刀等金属工具浸泡消毒(需10分钟以上)
  • 3. 医疗器械初步处理

  • 非侵入性器械(如镊子)的临时消毒(不可替代高温高压灭菌)
  • 二、禁忌与风险

    1. 禁止直接用于

    医用酒精的使用-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开放性伤口:酒精***性强,会延缓愈合
  • 眼睛、口腔、鼻腔等黏膜部位
  • 大面积皮肤消毒(易引发全身性吸收中毒)
  • 2. 易燃危险

  • 远离明火、电器高温区(喷洒时可能引发爆燃)
  • 储存应避光密封,置于阴凉处
  • 3. 有效性限制

  • 对诺如病毒、芽孢等病原体效果差
  • 有机物存在(如血液)会显著降低消毒效果
  • 三、科学使用方法

    1. 擦拭优于喷洒

    医用酒精的使用-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无菌棉球蘸取酒精充分湿润后擦拭,保证作用时间≥30秒

    2. 浓度选择

  • 70%-75%乙醇:最佳杀菌浓度
  • >90%乙醇:需稀释后使用,否则影响消毒效果
  • 3. 联合消毒方案

  • 伤口处理: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碘伏而非酒精
  • 表面消毒:可交替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扩大杀菌谱
  • 四、家庭使用建议

  • 替代方案
  • 婴幼儿物品消毒优先选择煮沸或紫外线照射

  • 应急处理
  • 误服酒精后立即饮用牛奶/豆浆保护胃黏膜,及时就医

  • 保质期注意
  • 开封后有效期为1个月,久置可能挥发失效

    提示:医用酒精属于甲类危化品,储存量不宜超过500ml。疫情期间合理使用,避免因过度消毒引发安全事故。特殊医疗操作需遵循专业指导。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