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响因素
材料体积:水果、药材等泡制材料会吸水膨胀,需预留空间(一般占总容量的20%~30%)。酒液比例:酒需完全覆盖材料(常见比例为材料:酒 = 1:2 至 1:3)。使用场景:家庭自饮建议小容量(5~10升),长期储存或送礼可选大容量(10~20升)。2. 推荐容量参考
| 材料用量 | 推荐坛子容量 | 适用场景 |
|||-|
| 1~2斤水果/药材 | 3~5升 | 初次尝试、少量泡制 |
| 3~5斤水果/药材 | 5~10升 | 家庭日常饮用,1~2人使用 |
| 5~10斤水果/药材 | 10~20升 | 长期储存、多人分享或送礼 |
| 10斤以上材料 | 20升以上 | 大批量泡制(需注意密封和存储空间)|
3. 注意事项
留足空间:装至坛子容量的70%~80%,避免发酵产气导致溢出。材质选择:玻璃坛:透明易观察,适合新手(推荐5~10升)。陶瓷坛:透气性好,适合长期陈酿(推荐10升以上)。密封性:确保坛口密封严实,避免酒精挥发或变质。4. 举例说明
泡杨梅酒:5斤杨梅需约10升的坛子(杨梅膨胀后占空间,加酒液后总量约8~9升)。药材补酒:2斤药材 + 4斤酒,选5~7升的坛子,留出20%空间。总结
初次尝试建议选5~10升的玻璃坛,操作方便且风险低;若长期泡制或量大,可选10~20升陶瓷坛。根据实际材料灵活调整,留足膨胀空间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