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品评国家标准

1. GB/T 33404-2016《白酒感官品评导则》

  • 核心内容
  • 规定了白酒感官品评的环境条件(如光线、温湿度控制)、设施用具(专用品酒杯等)、人员基本要求(需通过专业培训)、品评规范(如品评流程、轮次设计)及结果统计方法。
  • 建议每日上午9:00-11:00和下午14:00-17:00为最佳品评时间,每轮次中间应休息10-20分钟以避免感官疲劳。
  • 适用范围:适用于白酒感官特征与质量的评价。
  • 2. GB/T 33405-2016《白酒感官品评术语

  • 核心内容
  • 统一了白酒感官品评的术语定义,包括一般性术语(如“醇厚”“协调”)、分析方法相关术语(如“盲评”“风味轮”),以及感官特性术语(如“酱香”“陈香”)。
  • 对白酒典型香型的英文名称进行了规范,如“酱香”译为“Jiang-flavour”。
  • 意义:为品评提供标准化语言,减少主观差异,提升评价科学性。
  • 3. GB/T 33406-2016《白酒风味物质阈值测定指南》

  • 核心内容
  • 提出白酒风味物质阈值的测定方法,包括感官评价条件(如品评人数、样品浓度梯度)、数据处理流程(如概率单位法)及结果报告要求。
  • 引入十杯法(TST)替代传统多杯法,减少样品数量,降低品评人员负担,同时保证数据准确性。
  • 应用:为白酒风味成分的定量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产品研发与质量控制。
  • 其他相关标准补充

  • GB/T 10345-2022《白酒分析方法》:更新了白酒的理化检测方法(如酒精度、总酸总酯测定),替代了2007年版标准,强化了分析技术的规范性。
  • GB 275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规定了白酒中甲醇、铅等有害物质的***,是品评中安全性的基础依据。
  • GB/T 10781系列(如GB/T 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针对不同香型白酒的感官与理化指标要求,与品评标准形成互补。
  • 实施背景与意义

    这些标准由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58)归口管理,起草单位涵盖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及行业协会,确保了标准的权威性和行业适用性。

    主要作用包括:

    白酒品评国家标准-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统一行业评价体系,减少品评主观性。

    2. 推动白酒国际化,通过英文术语和风味轮提升国际交流效率。

    3. 为市场监管和消费者选购提供技术支撑,例如通过感官指标区分固态法、液态法白酒。

    白酒品评国家标准-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需查阅标准全文或了解更新动态,可访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或食品伙伴网等平台。

    白酒品评国家标准-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