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自己做的酒可以卖吗违法吗怎么处理

老王站在自家院子里,望着刚开封的米酒坛子发愁。邻居们总夸他的酒"比超市买的还香",撺掇他拿出去卖。可女儿昨天刷到短视频说有人卖自酿酒被罚了款,急得连夜给他科普法律知识。这位酿酒师傅终于意识到,酒香飘得再远,也绕不过法律的红线。

酿造自由不等于销售自由

我国法律像位严格的管家,将"酿酒"和"卖酒"分放在不同房间。家庭自饮如同在自家花园栽花,只要不涉及工业酒精等危险品,法律会宽容地背过身去。但一旦跨过门槛走向市场,这位管家就会戴上金丝眼镜,搬出《食品安全法》《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等厚厚的法典。就像自家种的蔬菜不能直接进菜市场,自酿酒想上市必须获得"通行证"。

自己做的酒可以卖吗违法吗怎么处理-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许可证是市场的入场券

想要合法卖酒,得先通过层层考验。食品生产许可证是基本门槛,相当于酿酒界的"身份证"。办理过程如同闯关游戏:工商注册是新手村任务,生产场地要符合GB14881标准,设备得通过质检部门的法眼。最关键的酒类生产许可证,需要提交酿酒工艺、检测报告等专业文件。整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半年,花费数万元,就像给自酿酒穿上正规军的制服。

税务账簿要唱好双簧

获得许可只是开始,日常经营更像在钢丝上跳舞。税务登记证是必须佩戴的"工牌",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像三位监考老师。特别是从量消费税,每斤0.5元的固定"门票",让散装酒商常常肉疼。记得保留好每笔原料采购的票据,这些纸片关键时刻能证明你的清白。就像老会计常说的:"票据就是护身符,少了它,税务局可要找你谈心。

品质把关如同走梅花桩

食品安全标准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自酿酒常栽在甲醇含量上,这个隐形杀手可能让人喝进医院。每批次产品都需要第三方检测,报告要像般妥善保存。包装上的标签更是马虎不得,必须注明酒精度、生产日期、许可证编号等信息。有位同行曾因少印"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八个字,被罚得三个月白干,这教训比酒还苦涩。

自己做的酒可以卖吗违法吗怎么处理-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灰色地带的代价很昂贵

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在朋友圈偷偷卖酒,这种行为就像在雷区跳芭蕾。市场监管部门现在有了"电子眼",微商交易记录、快递单据都可能成为证据。2023年杭州某私酿酒坊被查,不仅没收二十万元违法所得,负责人还要面临刑事责任。消费者若喝出问题,赔偿金额能让多年积蓄瞬间蒸发。法律的网眼看似疏松,落下时却密不透风。

老王最终把酒坛子锁进了储藏室。他明白,真正的好酒经得起时间窖藏,就像合法经营之路虽然漫长,却能酿出安心的事业。那些劝他"先卖着试试"的老伙计们不会替他交罚款,而法律的红线,从来不会因为"手艺好"就变得柔软。或许明年这个时候,他的酒香会从正规门店飘出,带着合规的底气,醉人更醉心。

自己做的酒可以卖吗违法吗怎么处理-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