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45度纯粮酒是勾兑了吗

酒桌上常有人说:“这酒度数高,肯定是纯粮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45度的纯粮酒是否可能被勾兑?答案是否定的。纯粮酒与勾兑酒的本质区别在于原料和工艺,而非酒精度数。只要符合国家标准,45度的酒完全可以是纯粮酿造,而勾兑酒也可能伪装成任意度数。关键在于,消费者需学会透过表象看本质。

一、纯粮酒的定义与标准

纯粮酒的核心在于“纯”字。根据国家标准(如GB/T10781、GB/T26760等),纯粮酒必须以粮谷为原料,经固态发酵工艺酿造,过程中不得添加食用酒精或香精等外来物质。例如,45度的酱香型白酒若执行GB/T26760标准,且配料表仅有高粱、小麦和水,即可判定为纯粮酒。酒精度数仅反映酒精含量,与是否为勾兑无关。

45度纯粮酒是勾兑了吗-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勾兑酒的“伪装面具”

勾兑酒的本质是使用液态法(GB/T20821)或固液法(GB/T20822)生产,即在食用酒精中加入少量粮食基酒或香精调味。这类酒可能标注任意度数(包括45度),但配料表中会出现“食用酒精”“香精”等字样。例如,某品牌45度酒若执行GB/T20822标准,即便包装精美,仍是勾兑酒。度数无法成为判断纯粮与否的依据。

三、配料表:最直接的证据

纯粮酒的配料表如同一张“身份证”,仅包含粮谷和水。以45度浓香型白酒为例,若配料为“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水”,且执行GB/T10781.1标准,则属于纯粮酒。反之,若出现“食用酒精”“液态法白酒”等字眼,即便度数相同,也属于勾兑酒。消费者应养成查看配料表的习惯,避免被营销话术误导。

四、工艺差异决定品质

纯粮酒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耗时数月甚至数年,微生物自然转化生成数百种风味物质。而勾兑酒依赖工业化生产,通过快速调配酒精与香精模拟口感,缺乏天然层次感。例如,某45度勾兑酒可能标榜“窖香浓郁”,但实际香气刺鼻单一,饮后易上头。工艺的差异直接体现在酒体复杂度与健康性上。

45度纯粮酒是勾兑了吗-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价格与品质的博弈

纯粮酒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售价通常高于勾兑酒。但低价未必等于劣质。例如,45度的红星二锅头(清香型GB/T10781.2)售价不足30元,却因坚持纯粮酿造而广受认可。相反,部分高价酒可能通过包装营销掩盖勾兑本质。消费者需结合执行标准、品牌信誉综合判断,而非单纯依赖价格标签。

六、新国标下的行业变革

2022年实施的《白酒工业术语》新国标,进一步明确纯粮酒的定义:禁止使用非粮谷原料(如薯类)、禁止添加香精。这意味着,市场上所有标注“白酒”的产品必须符合纯粮酿造标准。例如,某45度酒若曾用薯类酒精勾兑,现只能改称“配制酒”。新规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清晰的选购指南。

结论:度数不背锅,标准见真章

45度的酒是否勾兑,答案取决于原料、工艺与执行标准。纯粮酒的本质在于天然酿造与零添加,而勾兑酒则依赖工业化调配。消费者应摒弃“度数高=纯粮”的误区,通过查看配料表、执行标准等客观依据判断。在白酒新国标的推动下,行业透明度提升,但市场仍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学会科学鉴酒,既是对健康的负责,也是对传统酿造工艺的尊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