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以前八大名酒

根据历史评选结果,中国的“八大名酒”概念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主要分为老八大名酒(1963年第二届评酒会)和新八大名酒(1979年第三届评酒会)。以下是具体内容:

1. 老八大名酒(1963年第二届评酒会)

1963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首次采用“色、香、味”百分制评分标准,评选出以下八种名酒:

以前八大名酒-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茅台酒(贵州):酱香型代表,国宴用酒。
  • 五粮液(四川宜宾):浓香型典范,以五种粮食酿造。
  • 泸州老窖特曲(四川泸州):浓香鼻祖,连续五届蝉联名酒称号。
  • 汾酒(山西杏花村):清香型鼻祖,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
  • 西凤酒(陕西凤翔):凤香型,始于殷商,首届四大名酒之一。
  • 古井贡酒(安徽亳州):浓香型,曾为皇室贡品,有“酒中牡丹”之称。
  • 董酒(贵州遵义):董香型,配方工艺被列为国家秘密。
  • 全兴大曲(四川成都):浓香型,后因资源倾斜逐渐没落。
  • 特点:此次评选首次明确排名,五粮液以93.21分位列第一,茅台第五。

    2. 新八大名酒(1979年第三届评酒会)

    1979年在大连举办的第三届评酒会首次引入香型分类(浓、清、酱、米、其他香型),评选标准更科学,结果如下:

  • 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古井贡酒董酒(蝉联名酒称号)。
  • 剑南春(四川绵竹):取代西凤酒,以“芳香浓郁”著称。
  • 洋河大曲(江苏宿迁):首次入选,以绵柔浓香风格崛起。
  • 变化:西凤酒因香型归类错误(实际为凤香型)落选,全兴大曲被剑南春和洋河取代。

    以前八大名酒-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其他重要评选

  • 第一届(1952年):评出四大名酒(茅台、汾酒、泸州大曲、西凤酒)。
  • 第四届(1984年):扩展为“十三大名酒”,新增郎酒、双沟大曲等。
  • 第五届(1989年):进一步扩展为“***名酒”,包括沱牌曲酒、宋河粮液等。
  • 名酒评选的意义

  • 行业标杆:八大名酒代表了中国白酒的工艺巅峰和文化传承,如茅台的历史地位、五粮液的工艺创新。
  • 市场影响:评选推动品牌分化,例如洋河通过“蓝色经典”系列实现高端化,全兴大曲因战略失误逐渐衰落。
  • 文化符号:名酒常与历史事件关联,如茅台见证外交时刻,西凤酒与周总理的渊源。
  •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背景或具体品牌故事,可进一步参考相关评酒会资料或品牌发展史。

    以前八大名酒-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