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着酒瓶的乘客站在地铁安检口前,总忍不住问一句:“这酒能带吗?”成都地铁用清晰的规则给出了答案:未开封且酒精浓度≤60度的白酒,每人最多可携带2000毫升。但若您想当个“移动酒窖”,这事儿可就得仔细掂量了。
容量限制:每人最多带两瓶
成都地铁对白酒的“宽容”并非无限。根据2023年最新规定,乘客可携带单瓶不超过1000毫升、总量不超过2000毫升的瓶装白酒。这相当于两瓶标准装茅台或五粮液。若您提着整箱白酒试图进站,安检员会微笑着摆出“达咩”手势——毕竟地铁不是货运专列。
酒精浓度:60度是条红线
烈酒爱好者要注意了!二锅头、伏特加等高度酒若超过60度,即便未开封也禁止入内。这条规则背后有科学考量:60度以上的酒精属于易燃液体,在密闭车厢内可能构成安全隐患。成都地铁用这条“酒精”,守护着每趟列车的平安。
包装状态:必须原封不动
那些用矿泉水瓶装散酒的小机灵鬼可得收手了。规定明确要求白酒必须保持原厂密封包装,贴有完整商品标签。曾有乘客抱着泡酒玻璃罐试图进站,结果被劝返——谁知道罐子里是药酒还是危险品呢?
安检流程:主动开包更高效
携带白酒的乘客在过安检时,建议主动将酒类放置于传送带显眼位置。安检仪能清晰识别液体容量和包装状态,配合人工开箱抽检,整个过程通常不超过20秒。记住,藏着掖着反而可能耽误行程哦!
违规后果:暂存或拒绝进站
若携带超量或超标白酒,乘客会面临两种选择:将酒水暂存于车站(72小时内取回),或直接改乘其他交通工具。今年端午期间,某位带着6瓶白酒的大叔就不得不临时呼叫网约车——这可比地铁票贵多了。
安全出行,规则护航
成都地铁对白酒的“***准入”,既满足了市民日常需求,又为600万日均客流量筑起安全屏障。这些看似细碎的规则,实则是用精密计算平衡便利与风险的结果。下次您带着佳酿乘地铁时,不妨对安检人员会心一笑——他们守护的不仅是规定,更是每个人回家的平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