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综合要求,我国白酒目前公认的香型共有12种,这些香型根据不同的酿造工艺、原料和地域特色形成。以下是具体分类及代表品牌:
1. 浓香型
特点: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以己酸乙酯为主要香气成分。代表品牌: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洋河。2. 酱香型
特点:酱香突出,酒体醇厚,空杯留香持久,工艺复杂(如茅台“12987工艺”)。代表品牌:贵州茅台、郎酒、习酒。3. 清香型
特点:清香纯正,口感柔和,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为主。代表品牌:山西汾酒、黄鹤楼酒。4. 米香型
特点:蜜香清雅,入口柔绵,以大米为原料,小曲发酵。代表品牌:桂林三花酒、广东长乐烧。5. 凤香型
特点:兼具浓香和清香特点,醇香秀雅,甘润挺爽。代表品牌:陕西西凤酒。6. 兼香型
特点:融合浓香与酱香,分为“浓中带酱”或“酱中带浓”。代表品牌:白云边酒(酱兼浓)、玉泉酒(浓兼酱)。7. 药香型(董香型)
特点:添加中草药,香气浓郁带药香,口感独特。代表品牌:贵州董酒。8. 特香型
特点:以整粒大米为原料,香气复合,醇厚协调。代表品牌:江西四特酒。9. 芝麻香型
特点:焦香突出,融合酱、清、浓三种香型。代表品牌:山东景芝酒。10. 豉香型
特点:以大米和黄豆为原料,陈肉酝浸工艺独特。代表品牌:广东玉冰烧。11. 老白干香型
特点:酒香清雅,口感甘冽挺拔。代表品牌:河北衡水老白干。12. 馥郁香型
特点:“前浓、中清、后酱”的复合香气。代表品牌:湖南酒鬼酒。补充说明
演变历史: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首次确立酱、浓、清、米四大基础香型,后续逐渐发展为12种。新国标影响:根据2022年实施的新国标,非粮谷酿造或含添加剂的酒不再称为“白酒”,进一步规范香型分类。如需更详细工艺或地域分布信息,可参考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