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动车酒水携带规定要求标准是什么

每当旅客带着“酒水朋友”经过安检时,它们的眼神总带着一丝忐忑——有的包装精美却度数太高,有的用塑料瓶藏着“小心思”,还有的散装酒在行李中探头探脑。作为安检员,我想说:别担心!只要遵守规定,“酒水朋友”也能顺利乘车。以下是它们的“乘车指南”。

一、包装:要体面,别“裸奔”

“酒水朋友”必须穿好“正装”才能上车。它们需要穿着密封完好的瓶装外衣,外包装上清晰标注生产厂家、酒精度数等信息。散装酒、自制米酒或装在塑料油壶里的“伪装者”是禁止的——这些“不体面”的包装容易泄漏,甚至可能被误认为危险液体,引发安全隐患。

动车酒水携带规定要求标准是什么-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举个例子,有位旅客曾将自酿米酒装在矿泉水瓶里,结果被安检仪识别为不明液体,最终只能忍痛放弃。请让“酒水朋友”以原装身份堂堂正正地过检。

二、度数:别太高,也别太低

酒精度数是“酒水朋友”的“身份证”,直接决定它们的乘车权限:

  • 24度以下:这类“温和派”最受欢迎,数量不限,但总重量不能超过20公斤,毕竟车厢空间有限。
  • 24-50度:每位旅客可携带一箱(6瓶装,总容量不超过3000毫升)。比如一瓶500毫升的42度白酒,最多带6瓶。
  • 50-70度:这类“烈性子”需严控,每人限带2瓶且总容量不超过1000毫升。例如53度的飞天茅台,带两瓶刚好达标。
  • 70度以上:它们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分子”,严禁上车。
  • 三、类别:别踩这些“雷区”

    并非所有酒类都能通行。以下三类是“黑名单常客”:

    动车酒水携带规定要求标准是什么-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散装酒:没有正规包装,无法验证度数,存在安全隐患。

    2. 开封酒:部分车站会以“可能泄漏”为由禁止携带,尤其是开封后的葡萄酒。

    3. 自热酒类:含有镁铝粉等发热包的产品(如自热黄酒),可能引发火灾。

    动车酒水携带规定要求标准是什么-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曾有位旅客带着一坛开封的绍兴黄酒,尽管度数合规,但因密封不严被劝返。记住:即使是低度酒,也要保持“原封不动”。

    四、安检:主动配合,别“躲猫猫”

    带酒过安检时,别让“酒水朋友”藏在行李箱深处。主动告知工作人员酒类信息,便于快速查验。若携带数量接近上限(如5瓶50度白酒),建议提前分装给同行者,或办理托运。

    春运期间,南宁东站曾查获旅客用衣服包裹散装白酒试图蒙混过关,最终被拦下。与其“藏酒”,不如光明正大地遵守规则。

    安检员再次提醒:安全与团圆,一个都不能少

    “酒水朋友”是年节团聚的催化剂,但安全始终是铁路运输的底线。从包装规范到度数分级,这些规定看似繁琐,实则是对每位旅客的无声守护。下次乘车前,不妨多花两分钟检查行李——让“酒水朋友”穿上合规的外衣,体面地奔赴团圆宴,也让旅途多一份安心与顺畅。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