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是中国传统名酒之一,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其酿造工艺历史悠久,以“清、香、纯、净”著称。以下是汾酒传统酿造工艺的核心步骤和特点:
1. 原料选择
高粱:汾酒以优质高粱为主要原料,要求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尤其是支链淀粉)。制曲原料:以大麦和豌豆制成中温曲(清香型大曲),赋予酒体独特的清香风味。2. 制曲工艺
中温制曲:将大麦和豌豆按比例混合粉碎,加水压制成曲块,在曲房内自然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0-50℃,培养约28天,形成清香型大曲,具有清新的花果香气和丰富的酶系。3. 原料处理
粉碎与润糁:高粱粉碎成4-6瓣,用热水浸泡(称“润糁”),使淀粉吸水膨胀,便于后续糊化。清蒸糊化:采用“清蒸二次清”工艺,将润好的高粱放入甑桶中蒸煮,去除杂质并糊化淀粉。4. 发酵工艺
地缸发酵:汾酒采用传统陶缸(地缸)发酵,避免泥土杂菌污染,确保酒体纯净。地缸埋于地下,仅缸口露出,便于控温。低温发酵:将蒸煮后的高粱与粉碎的大曲混合,分两次发酵(“二次清”工艺):第一次发酵(大渣):蒸煮后的高粱加曲入缸,发酵28天,产酒(大渣酒)。第二次发酵(二渣):第一次发酵后的酒醅蒸馏取酒后,丢弃糟醅,重新加入新料进行二次发酵,产二渣酒。发酵阶段:分前、中、后三期,前期升温产酒,中期稳定,后期生香,全程精准控温。5. 蒸馏取酒
固态蒸馏:采用传统的“固态分离蒸馏法”,酒醅装甑,缓火蒸馏,分段摘酒。头酒(含杂质多)和尾酒(酸度高)单独处理,中段酒品质最佳,作为基酒。6. 贮存与勾调
陶坛陈酿:基酒在陶坛中贮存1-3年,促进醇化,使酒体柔和协调。勾兑调味:不同批次、年份的基酒按比例调配,辅以调味酒,确保清香风格的稳定性和层次感。7. 工艺特点
1. “清蒸二次清”:原料和酒醅均单独蒸煮,避免杂质干扰,突出清香纯净。
2. “地缸隔离发酵”:隔绝土壤微生物,减少杂菌,酒体更清爽。
3. “一清到底”:从原料、发酵到蒸馏,全程追求洁净,无混浊或窖泥味。
品质特征
香气:清香纯正,带有豌豆曲的淡雅花果香。口感:入口绵甜,落口爽净,回味悠长,无邪杂味。历史传承与影响
汾酒工艺是中国最古老的白酒酿造体系之一,影响了其他香型白酒的发展。例如,茅台早期的工艺曾借鉴汾酒技术,而陕西西凤酒、湖北黄鹤楼酒等也受其启发。其“清蒸二次清”和地缸发酵法至今仍被视为清香型白酒的标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