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料预处理
1. 选料
主料:晋中平原优质高粱(要求颗粒饱满、无霉变)辅料:稻壳(用于疏松酒醅)2. 粉碎
高粱破碎至4-6瓣(破而不碎,利于蒸煮糊化)3. 润糁
原料加80℃热水浸泡18-20小时,使高粱吸水膨胀(水温与时间精准控制)4. 蒸煮
高温蒸汽蒸煮50分钟,使淀粉充分糊化(清蒸工艺,避免杂味)5. 晾渣
摊晾至适宜温度(20-25℃),为加曲发酵做准备二、制曲工艺
1. 大曲制作
原料:豌豆、大麦(比例约3:7)踩曲:压制成砖块状曲坯2. 曲房培养
分阶段控温发酵(最高温度达48-50℃)培养周期:约28天3. 成曲储存
自然陈放3-6个月(去除杂菌,稳定酶活性)三、发酵过程
1. 第一次发酵(地缸发酵)
加曲:原料中拌入大曲粉(比例约9-11%)入缸:酒醅装入陶制地缸,密封发酵28天温度控制:发酵温度由20℃升至30℃,再缓慢回落2. 第二次发酵(固态分离发酵)
酒醅蒸馏后,再次加曲入缸发酵(“清蒸二次清”工艺核心)四、蒸馏取酒
1. 装甑蒸馏
采用“缓火蒸馏、大气追尾”技术,分段取酒2. 分段摘酒
头酒(约1kg,高沸点杂质多,单独处理)主体酒(酒精度60-70%vol,清香纯正,分级储存)尾酒(酸酯含量高,回醅发酵)五、陈酿老熟
1. 陶坛储存
基酒存入陶坛,自然陈放3年以上(酯化反应增强醇厚感)2. 分级管理
按酒体质量分为特级、优级、普级六、勾兑调味
1. 酒体设计
调酒师以陈年老酒为骨架,调和不同年份、轮次基酒2. 微调定型
通过色谱分析确保风味稳定(乙酸乙酯为主体的清香协调性)七、检测包装
1. 质量检测
理化指标(甲醇、铅等)及感官品评双重把控2. 灌装杀菌
超滤除杂,低温灭菌,灌装入瓶工艺特点
地缸发酵:隔绝土壤杂质,保持酒体纯净清蒸二次清:原料与酒醅均单独蒸馏,避免风味干扰一清到底:从原料到成品无浓、酱香型工艺混用附简图示意:
高粱→润糁→蒸煮→加曲→地缸发酵→蒸馏→二次发酵→二次蒸馏→陈酿→勾兑→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