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原因
白酒中的高级脂肪酸乙酯(如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在低温(低于10℃)时溶解度降低,会结晶析出形成白色絮状物或沉淀。这是纯粮食酒的常见现象,尤其在冬季或冷藏后易出现。
2. 酒精度数偏低
低度白酒(酒精度较低)中酯类物质更易因酒精浓度不足而析出,导致浑浊或沉淀。
3. 储存条件不当
4. 酿造工艺问题
若原料不纯、发酵不充分或蒸馏不彻底,可能残留杂质或微生物污染,形成不可逆沉淀。
二、是否可饮用?
三、解决方法
1. 自然恢复
将白酒置于15-25℃环境中,絮状物会逐渐溶解,酒液恢复清澈。
2. 加热处理
将酒瓶放入60℃温水中浸泡并缓慢摇晃,加速酯类溶解。
3. 过滤净化
使用活性炭吸附或专用滤网过滤去除沉淀,适用于不可逆杂质。
4. 改善储存条件
四、如何区分是否为纯粮食酒?
白酒中的白色渣多为低温导致的酯类析出,属正常现象,无需担忧。若怀疑酒质问题,可通过加热或观察常温状态判断。合理储存和选择纯粮酿造酒可减少此类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