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无证生产销售: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小作坊备案的,没收违法所得及产品,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可吊销许可证)。非法添加:使用非食品原料或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如工业酒精),最低处罚10万元罚款,构成犯罪则追究刑事责任。2. 《产品质量法》
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如甲醇超标、酒精度虚标),责令停售,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50%以上3倍以下罚款。二、重点处罚情形
1. 生产环节
原料问题:使用发霉变质粮食,罚款5万-10万元。甲醇超标:超过≤0.6g/L标准,视为严重违法,可能吊销执照并移交司法。卫生不合格:生产环境不达标,责令停产,罚款2万-5万元。2. 流通环节
标签缺失:未标注生产日期、厂名、警示语等,罚款5000-3万元。虚假宣传:宣称“纯粮酿造”但实际勾兑,按欺诈消费者处理,处3倍赔偿。容器不达标:使用非食品级塑料桶灌装,罚款1万-5万元。三、地方性强化管理(示例)
云南省:要求散装白酒销售必须配备检测报告,违者最高罚5万元。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使用散装白酒需备案,否则主办方承担连带责任。四、消费者***依据
购买到问题散装白酒,可依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索赔,最低索赔1000元。
建议措施
1. 生产商需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完成小作坊备案。
2. 每批次产品送检,保留检测报告至少2年。
3. 销售时明确公示产品信息,使用密闭式食品级容器。
如需最新地方细则,建议咨询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具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