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东北酿酒所说的黄曲是什么酒曲

在东北传统酿酒工艺中,“黄曲”通常指的是以大麦、小麦或豌豆等原料制成的中温大曲,因其在培菌过程中表面自然形成的黄褐色或浅黄色而得名。这种酒曲在东北地区常用于酿造高粱烧酒等清香型或麸曲白酒,是糖化发酵的关键原料。

核心解析:

1. 黄曲的本质

东北酿酒所说的黄曲是什么酒曲-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黄曲属于“大曲”类别,区别于小曲、麸曲。其黄色主要源于:

  • 原料色泽:小麦、大麦等谷物经粉碎后呈现淡黄色。
  • 微生物作用:曲块在培菌过程中,曲霉(如米曲霉)和酵母菌的代谢产物使表面逐渐形成黄褐色斑块。
  • 2. 工艺特点

  • 中温制曲:培养温度控制在40-50℃,介于高温大曲(酱香型,60℃以上)和低温曲(清香型,40℃以下)之间。
  • 微生物群落:以霉菌(糖化菌)和酵母为主,兼顾产香功能,适合东北地区气候条件。
  • 3. 对酒体的影响

    东北酿酒所说的黄曲是什么酒曲-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风味:黄曲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酯类、醛类)赋予酒体醇厚感,但相比高温大曲更显清爽。
  • 典型应用:东北高粱酒(如老龙口、北大仓)多采用黄曲,突出粮香与微甜尾韵。
  • 常见误区:

  • 与黄曲霉毒素无关:虽称“黄曲”,但制曲菌种为安全菌株(如米曲霉),与产毒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无关。
  • 非单一菌种:黄曲是多种微生物的共生体系,而非纯种培养,其复杂性是传统白酒风味的核心。
  • 若想深入了解,可进一步探讨东北黄曲与山西麸曲、四川高温曲的工艺差异及其对白酒风格的影响。

    东北酿酒所说的黄曲是什么酒曲-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