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的国家标准GB/T 10781和GB/T 10782分别对应不同香型的白酒,以下是它们的详细解析:
1. GB/T 10781 系列标准
这是固态法白酒的国家标准,按香型分为多个子类:
GB/T 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原料:高粱为主,可搭配小麦、玉米等。发酵工艺:泥窖固态发酵,窖池长期连续使用。感官特点: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代表产品: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GB/T 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原料:高粱为主,制曲原料为大麦、豌豆。发酵工艺:地缸或窖池固态发酵,强调“清蒸清烧”。感官特点:清香纯正,口感甘润爽净。代表产品:汾酒、牛栏山二锅头。GB/T 10781.3-2006:米香型白酒原料:大米为原料,小曲发酵。发酵工艺:半固态糖化发酵,蒸馏工艺独特。感官特点:蜜香清雅,入口柔绵,略带甜味。代表产品:桂林三花酒。2. GB/T 10782-2006 标准
名称:清香型白酒(注意:此标准已调整,实际应用中需核实)背景:原GB/T 10782曾用于清香型白酒,但现行标准中清香型已归入GB/T 10781.2,可能存在标准更新或编号替代情况。建议:查阅最新国家标准目录,确认现行有效标准,如GB/T 10781.2-2006为现行清香型标准。关键区别
| 项目 | GB/T 10781.1(浓香型) | GB/T 10781.2(清香型) |
|-|-|-|
| 发酵容器 | 泥窖 | 地缸或水泥窖 |
| 发酵周期 | 60-90天 | 28天左右 |
| 主体香味物质| 己酸乙酯 | 乙酸乙酯 |
| 总酯含量 | ≥2.00 g/L | ≥1.40 g/L |
注意事项
标准属性:GB/T为推荐性标准,企业可选择执行,但标注后需符合对应要求。更新情况:部分标准可能被新版替代(如酱香型现为GB/T 26760-2011),建议通过“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核实最新版本。选购提示:产品标签上的执行标准可作为香型判断依据,同时关注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如GB/T 18356茅台)可能附加更高要求。通过以上标准,消费者可辨别白酒的工艺类型及品质特征,选择符合个人口味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