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私自酿酒出售违法条例规定有哪些行为

一、主要违法行为

1. 未经许可生产经营

  •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从事食品生产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私自酿酒属于食品生产行为,未取得许可证即构成违法。
  • 若酿制白酒,还需取得《白酒生产许可证》(属国家专控行业)。
  • 2. 逃避税收监管

    私自酿酒出售违法条例规定有哪些行为-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酒类销售需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等,私自销售未申报纳税的行为可能触犯《税收征收管理法》,构成偷税漏税。
  • 3. 无照经营

  • 未办理《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违反《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可被责令关闭并没收违法所得。
  • 4. 产品质量不达标

  • 若酒类存在甲醇超标、添加剂违规等问题,可能构成《刑法》中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5. 非法经营罪

    私自酿酒出售违法条例规定有哪些行为-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如酒类)且情节严重者,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违法所得1-5倍罚金。
  • 二、其他关联违法行为

  • 假冒注册商标:私自标注他人品牌(如假冒名酒)可能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 违反卫生标准:生产环境、设备不符合《酒类卫生标准》的,可能被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 流通环节违规:未通过合法渠道销售或未标注产品信息(如原料、酒精度等),违反《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
  • 三、法律后果

    1. 行政处罚

  • 没收违法所得、生产设备及产品;
  • 罚款(如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处5万-10万元罚款;货值1万元以上的,处10-20倍罚款)。
  • 2. 刑事责任

  • 非法经营罪:最高可处15年***;
  •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最高可处***(视危害后果);
  • 逃税罪: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3年以下***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3-7年***。
  • 四、合法化建议

    若计划从事酒类生产经营,需完成以下步骤:

    私自酿酒出售违法条例规定有哪些行为-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办理《营业执照》;

    2. 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

    3. 取得酒类生产特许资质(如白酒需省级监管部门审批);

    4. 通过环保、消防等验收;

    5. 依法纳税并遵守产品质量标准。

    提示

    不同地区对酒类生产可能存在细化规定(如农村自酿米酒仅限自用),建议咨询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切勿因小利触犯法律红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