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认过期事实
1. 核对生产日期与保质期
酒类产品通常会在瓶身或外包装标注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部分高度蒸馏酒可能不标注保质期)。注意区分生产日期(如"生产日期:2020/01/01")和有效期限(如"保质期至:2025/01/01")。2. 特殊酒类说明
白酒/威士忌等高度酒:酒精度≥10%vol的饮料酒可免除标示保质期,可能不存在过期问题。葡萄酒/啤酒/清酒等:通常有明确保质期(如啤酒多为6-12个月,葡萄酒5-10年)。二、法律***途径
1. 保留证据
拍照记录过期酒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完整包装。保留购物小票或电子支付凭证(法律规定消费者需提供购买凭证)。2. 协商解决
退货: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可要求超市退货款。赔偿:若已饮用且造成身体损害,可主张价款10倍或损失3倍的赔偿(最低赔偿1000元)。3. 投诉渠道
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在线投诉。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书面投诉(需附证据复印件)。三、安理建议
1. 饮用风险提示
过期酒可能出现浑浊、沉淀、异味等变质现象。低度酒(如啤酒、米酒)可能滋生霉菌或大肠杆菌,引发腹泻。2. 处置方式
未开封酒:可用于烹饪(如啤酒鸭、红酒炖牛肉)或家庭清洁(白酒可消毒器具)。已变质酒:倒入下水道前需稀释,避免污染环境。四、典型案例参考
2021年上海案例:消费者购买到过期2个月的黄酒,***判决超市退还58元货款并赔偿1000元。2022年广州案例:某超市因销售过期啤酒被市场监管局罚款5万元。建议优先通过协商解决,若超市拒绝配合,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注意食品安全问题,避免饮用可能存在风险的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