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糖化酶和酒曲做的酒怎么分辨

一、原料与工艺差异

1. 糖化酶

  • 原料:糖化酶(单一酶制剂)+ 酵母菌(需额外添加)。
  • 工艺:糖化酶快速分解淀粉为葡萄糖,酵母菌随后发酵产酒精,流程分段进行,时间短(通常3-7天)。
  • 特点:工业化生产常见,成本低、效率高,但微生物种类单一。
  • 2. 曲酒

    糖化酶和酒曲做的酒怎么分辨-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原料:天然酒曲(含多种霉菌、酵母菌、细菌等复合微生物)。
  • 工艺:糖化与发酵同步进行(边糖化边发酵),依赖自然菌群协同作用,周期长(传统酿造需15天以上)。
  • 特点:工艺复杂,风味物质更丰富,成本较高。
  • 二、感官鉴别方法

    1. 香气复杂度

  • 酒曲酒:具有多层次香气(花果香、酯香、粮香等),因多种微生物代谢产物丰富。
  • 糖化酶酒:香气较单一,以酒精味为主,缺乏复杂酯类香气。
  • 2. 口感与余味

  • 酒曲酒:口感醇厚,酸甜苦鲜协调,余味悠长。
  • 糖化酶酒:口感较单薄,可能出现“辣喉”感,余味短且寡淡。
  • 3. 酒体状态

    糖化酶和酒曲做的酒怎么分辨-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酒曲酒:可能有轻微浑浊或沉淀(天然微生物代谢残留)。
  • 糖化酶酒:通常清澈透明(工业化过滤彻底)。
  • 三、实验辅助判断

    1. 静置观察

  • 酒曲酒在长期存放后可能继续缓慢发酵(微生物活性残留),产生少量气泡或沉淀;糖化酶酒稳定性更高,变化较小。
  • 2. 加热测试

  • 取少量酒液加热至60℃:
  • 酒曲酒可能散发更浓郁香气(酯类物质挥发);
  • 糖化酶酒香气变化不明显。
  • 3. 糖度与酒精度

    糖化酶和酒曲做的酒怎么分辨-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酒曲酒:发酵不完全时可能残留微量还原糖(口感微甜)。
  • 糖化酶酒:糖化彻底,残糖低,酒精度可能略高(需专业仪器检测)。
  • 四、其他参考因素

  • 标签信息:商品酒若标注“传统酒曲”“纯粮固态发酵”多为酒曲工艺;“液态法”“固液法”可能使用糖化酶。
  • 成本与价格:酒曲酒生产成本高,通常售价更高;糖化酶酒多见于低价位产品。
  • 总结

    酒曲酒因微生物多样性,在香气、口感和后味上更复杂;糖化酶酒则偏向单一、高效,适合工业化量产。通过感官对比(尤其是香气层次和余味)结合工艺背景分析,可初步判断两者差异。如需精确鉴别,需依赖实验室检测(如微生物种类分析、代谢产物检测等)。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