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说免费送酒货到却要付款我可以拒签吗

收到一通电话或短信,对方热情告知“免费送酒上门”,可货到后却要求支付运费、税费甚至商品费,这究竟是惊喜还是套路?作为消费者,你有权当场拒签包裹,并拒绝支付任何未提前明确告知的费用。法律赋予我们“说不”的权利,而识破商家的文字游戏,才能守护钱包安全。

法律撑腰:拒签是你的权利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商家在提供商品或服务前,必须明示价格、费用等关键信息。若“免费送酒”的宣传中未提前说明需额外付款,货到后突然索要费用,已涉嫌虚假宣传和强制交易。此时拒签包裹,不仅是合理选择,更是法律支持的自我保护行为。根据合同法,消费者签收并付款的行为构成“同意交易”,但若商家隐瞒真实费用,合同本身存在瑕疵,消费者有权撤销。

说免费送酒货到却要付款我可以拒签吗-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套路拆解:免费为何变付费?

这类“免费送酒”陷阱通常分为三步:先用“免费”吸引关注,再用模糊话术掩盖真实意图,最后以货到付款施压。例如,商家可能宣称“酒水免费,但需支付198元服务费”,或将廉价酒包装成高价商品,到付时收取远超市场价的费用。更有甚者,利用伪造的“中奖通知”诱导消费者支付“税费”或“保证金”。这些套路的核心,是制造信息差,让消费者在签收时被迫妥协。

拒签指南:三步避开陷阱

第一步,验货前别签字。快递员要求签收时,立即表明“先验货再决定是否付款”。若商家拒绝验货,可直接拒签。第二步,当场核实信息。通过官方渠道联系活动发起方,确认是否存在“免费送酒”活动及费用细则。若对方含糊其辞,果断退回包裹。第三步,留存证据***。拍摄包裹外观、通话记录、宣传页面等,向平台、消协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记住,你的每一个质疑动作,都在压缩骗子的生存空间。

预防贴士:别让“免费”蒙住眼

面对“免费”诱惑,保持冷静比心动更重要。警惕陌生来源的信息,尤其是要求提供地址、身份证号的“福利”。仔细阅读活动条款,注意隐藏的小字说明,例如“需支付服务费”或“连续订阅自动扣款”。选择正规平台购物,若参与线下活动,要求商家出具书面协议并盖章确认。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地上处处有陷阱,多一分谨慎,少十分损失。

说免费送酒货到却要付款我可以拒签吗-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心理博弈:别被话术牵着走

骗子常利用“沉没成本”心理施压:“包裹都送到门口了,付点小钱算了”“不付款会影响征信”。此时若妥协,反而会助长对方气焰。不妨反问:“宣传时为何不提收费?”或直接表明:“我会向监管部门举报”。态度坚定时,心虚的往往是对方。记住,真正的优惠从不需要“突然袭击”,所有合理交易都应光明正大。

你的选择,决定骗局的成败

货到付款的“免费送酒”,本质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欺诈行为。拒签不仅是权利,更是对市场秩序的维护。从法律到实操,从预防到应对,消费者需时刻保持清醒:不贪小利、不留把柄、不退让妥协。只有让陷阱无处可藏,才能让“免费”真正回归真诚。毕竟,每一份合理的权益,都值得用智慧去捍卫。

说免费送酒货到却要付款我可以拒签吗-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