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颜色发黄是怎么回事儿啊

白酒颜色发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原料、酿造工艺、储存条件以及时间等复杂过程。以下是具体原因及科学解释:

一、化学与微生物作用

1. 联酮类化合物

白酒颜色发黄是怎么回事儿啊-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酱香型白酒(如茅台)在高温制曲和发酵过程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联酮类化合物,这类物质本身带有微黄色。随着储存时间延长,这类化合物含量增加,酒体逐渐变黄。

  • 高温工艺:酱香酒的“四高”工艺(高温制曲、堆积、发酵、馏酒)促进了美拉德反应,是联酮类化合物生成的关键。
  • 2. 酚类物质氧化

    酒中的酚类物质(如单宁)在长期储存中与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带有颜色的物质,导致酒液微黄。

    白酒颜色发黄是怎么回事儿啊-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酯类分解与醇类氧化

    储存过程中,酯类物质分解、醇类氧化为醛或酸,这些反应可能生成微量黄色物质。

    二、原料与工艺影响

    1. 粮食原料的天然色素

    白酒颜色发黄是怎么回事儿啊-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高粱:红缨子高粱中的花黄素在高温发酵中溶出,使酒体发黄。
  • 玉米: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等类胡萝卜素会使玉米酒呈现黄色。
  • 2. 酿造工艺差异

  • 香型:因高温工艺和长时间储存,变黄现象最显著。
  • 清香型:工艺强调“一清到底”,杂质少,即使长期存放仍保持无色。
  • 米香型:若发黄则可能为不合格产品。
  • 三、储存条件与时间

    1. 时间因素

  • 酱香型:通常需5年以上才开始变黄,53度酒需10-15年。
  • 浓香型/兼香型:变黄速度较慢,需更长时间。
  • 2. 环境因素

  • 温度:高温(如30℃以上)加速化学反应,促进变黄,但可能影响口感。
  • 湿度:湿润环境(湿度60%-70%)更利于变黄。
  • 光照与震动:紫外线会加速变色,避光保存可延缓。
  • 四、人为因素与造假

    1. 添加色素

    部分商家通过添加焦糖色或浸泡有色物质(如陈皮)人为制造黄色,伪装老酒。

  • 辨别方法:自然变黄的酒液呈微黄或琥珀色,透明度高;人工染色的颜色鲜艳且均匀,可能浑浊。
  • 2. 金属离子污染

    若使用铁质容器储存,铁离子溶出会导致酒液发黄。

    五、香型与变黄的关系

    | 香型 | 变黄可能性 | 典型代表 |

    ||||

    | 酱香型 | 最高 | 茅台、郎酒 |

    | 浓香型 | 中等 | 五粮液、泸州老窖 |

    | 兼香型 | 中等 | 白云边、玉泉方瓶 |

    | 清香型 | 极低 | 汾酒、二锅头 |

    | 米香型 | 无 | 桂林三花酒(发黄即不合格) |

    六、如何辨别自然变黄与人为造假?

    1. 观察颜色:自然变黄呈微黄或琥珀色,人工染色可能颜色过深或泛绿。

    2. 口感与香气:自然变黄的酒体醇厚、酱香突出,人工染色的酒可能香气刺鼻或口感粗糙。

    3. 包装与年份:注意酒瓶、标签的做旧痕迹,结合生产年代判断真实性。

    白酒变黄是优质纯粮酒(尤其是酱香型)长期储存的常见现象,但并非绝对标准。变黄≠老酒,需结合香型、口感、包装等多维度判断。若遇到清香型或米香型发黄的酒,需警惕人为造假。合理储存(避光、恒温、适度湿度)可促进自然陈化,但切勿盲目追求颜色。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