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管理职责
1. 责任人制度
明确厂长/生产主管为设备管理总负责人,指定专职或***设备管理员。操作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禁止无资质人员操作设备。2. 分工要求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台账、维护计划、故障记录、备件采购等。操作人员:日常清洁、点检、简单故障上报。二、设备采购与验收
1. 采购原则
优先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设备(如304不锈钢材质)。重点设备(蒸煮锅、发酵罐、蒸馏器等)需具备生产资质和合格证明。2. 验收流程
核对设备型号、技术参数与合同一致性。试运行验收,确保无泄漏、异响等问题,记录验收结果。三、设备使用规范
1. 操作要求
严格按设备说明书操作,禁止超负荷运行(如蒸馏器容量限制)。关键设备(如锅炉)需持证操作,定期校准压力表、温度计等仪表。2. 清洁与消毒
每日生产后清洁设备内外壁,定期使用食品级消毒剂杀菌。避免化学残留,清洁记录存档备查。四、维护与保养
1. 预防性维护
每日:检查管道密封性、阀门状态、电源线路。每月:清洗过滤器、润滑轴承、校准计量器具。年度:委托专业机构检测压力容器、更换易损件(如密封圈)。2. 故障处理
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挂牌标识“禁止操作”并上报。维修后需试运行并记录故障原因、处理措施。五、设备安全与应急
1. 安全规范
防爆要求:酒精蒸汽区域使用防爆电器,禁止明火。防火措施:配备灭火器(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定期检查消防设施。2. 应急预案
制定设备故障、泄漏、火灾等应急流程,每年至少演练1次。关键设备故障时启动备用设备或暂停生产,避免污染风险。六、记录与档案管理
1. 台账内容
设备名称、型号、购入日期、供应商、维修记录等。关键设备(如发酵罐)需单独建档,保存使用说明书和检测报告。2. 记录保存
日常点检表、维护记录至少保存2年,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七、培训与考核
1. 岗前培训:新员工需学习设备操作流程、安全规范。
2. 年度复训:更新设备操作知识,强化故障应急处理能力。
附则
本制度需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GB 2757)等相关法规。根据生产实际定期修订制度,确保适用性和有效性。执行要点:
1. 简化流程,责任到人,避免多头管理。
2. 注重日常细节(如清洁、润滑),降低故障率。
3. 合规优先,规避食品安全风险和法律处罚。
可根据具体设备类型(如固态/液态发酵设备)补充针对性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