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价格混乱的原因有哪些

白酒江湖就像武侠世界里的各大门派,既有修炼百年的名门正派,也有初出茅庐的后起之秀。茅台、五粮液等老字号如同少林武当,靠着祖传秘方坐镇武林,动辄千元的身价让人望而却步。而新兴品牌则像江湖游侠,用花哨的包装和网红营销吸引眼球,价格却像过山车般起伏不定。这种混乱的背后,是品牌定位的集体迷失——有人想当世外高人,有人甘做市井小贩,价格体系自然支离破碎。

二、中间商暗渡陈仓,价格迷宫

白酒的流通渠道如同九曲黄河,从酒厂到消费者手中至少要经历五道贩子。省级总代理把酒坛子当传家宝层层加价,县级经销商在包装上玩起七十二变,直播带货的主播们更是把价格当作魔术道具。某款出厂价80元的白酒,经过三次转手就能标价388元,包装盒的成本甚至超过酒水本身。这种渠道黑箱就像武侠剧里的易容术,让消费者永远看不清商品的本来面目。

白酒价格混乱的原因有哪些-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政策东风吹皱春水

行业政策的每次调整都在酒坛里投入石子。2017年的消费税改革让中小酒厂集体"醉倒",环保风暴又刮倒了300多家地窖作坊。地方把白酒产业当作摇钱树,A市给本地酒企发补贴,B县却对过境酒车收"买路钱"。这种政策温差让市场变成了气候无常的云贵高原,昨天还艳阳高照的品类,今天就可能遭遇倒春寒。

四、雾里看花的消费迷局

消费者在白酒超市就像闯进八卦阵的新手。90后小白领分不清窖藏三年和三十年的区别,中年老板们迷信"贵就是好"的玄学,收藏家们把酒瓶当古董琢磨。某电商平台的调查显示,68%的消费者根本尝不出300元与800元白酒的差别,但这不妨碍他们为包装上的"特酿"二字多掏腰包。这种信息鸿沟比酒精度更让人上头。

五、面子经济催生价格泡沫

请客桌上摆着的不是酒瓶,而是社交货币。山东某县城婚宴流行"双白阵"——两瓶白酒必须露出四位数的价签,喝不完的转头就流向回收市场。茅台纸箱被炒到500元,空酒瓶在二手平台明码标价,这种荒诞剧每天都在上演。当酒液变成身份符号,价格就成了可以随意涂抹的面具。

白酒价格混乱的原因有哪些-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白酒江湖的这场价格乱局,本质上是传统产业在现代化转型中的集体阵痛。要破解这个困局,需要品牌找回酿酒的初心,渠道打通信息的任督二脉,政策营造公平的比武擂台,消费者练就品鉴的火眼金睛。只有当每滴酒都回归其本质价值,这个千年行业才能真正"酒香不怕巷子深"。毕竟,再华丽的包装也包不住劣质酒,再玄妙的故事也讲不出真滋味。

白酒价格混乱的原因有哪些-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