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什么是固态酿酒的原料和制作方法

固态酿酒是一种传统的酿造工艺,其特点是原料在固态或半固态条件下发酵,不添加大量水,常用于制作中国白酒(如茅台、五粮液等)、日本清酒以及某些传统谷物酒。以下是其原料和制作方法的详细说明:

一、主要原料

1. 粮食类

什么是固态酿酒的原料和制作方法-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高粱:最常用原料(如酱香型白酒),富含淀粉和单宁,赋予酒体醇厚风味。
  • 大米(糯米、粳米等):提供淀粉,酒质较清甜。
  • 小麦:用于制曲或混合发酵,增加香气
  • 玉米:需脱胚处理,避免杂醇油过多。
  • 其他:大麦、荞麦等,根据酒类需求搭配。
  • 2. 酒曲

  • 大曲:以小麦、大麦等制成,含多种微生物(霉菌、酵母菌、细菌),用于高温发酵,风味复杂。
  • 小曲:以米粉或米糠为原料,糖化能力强,发酵快,酒质清香。
  • 麸曲:以麸皮培养霉菌(如根霉),成本低,出酒率高。
  • 3. 辅料

  • 稻壳:调节发酵透气性,防止结块。
  • :需符合饮用标准,硬度适中,影响酒的风味。
  • 二、制作工艺流程

    1. 原料处理

    什么是固态酿酒的原料和制作方法-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浸泡:粮食清洗后浸泡至吸水膨胀(如高粱需浸泡24小时)。
  • 蒸煮:蒸熟至“外硬内软”,便于后续糖化(部分酒类需反复蒸煮)。
  • 摊凉:冷却至25-30℃,避免高温杀死酒曲微生物。
  • 2. 制曲与拌曲

  • 将酒曲粉碎后按比例(通常1-5%)均匀拌入粮食中,使微生物分布均匀。
  • 3. 固态发酵

  • 入窖/入缸:将原料堆入发酵容器(窖池、陶缸等),密封发酵。
  • 糖化与酒化
  • 糖化阶段(3-5天):霉菌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 酒化阶段(15-90天):酵母菌将糖转化为酒精,同时产酯类等香气物质。
  • 温度控制:发酵温度逐步升高(可达40℃以上),需自然降温避免杂菌污染。
  • 4. 蒸馏取酒

  • 装甑蒸馏:发酵后的酒醅分层装入甑桶,利用蒸汽蒸馏,酒精和香气成分挥发后冷凝收集。
  • 分段取酒:分“头酒”(高浓度,含杂质)、“中段”(优质酒体)、“尾酒”(低度,酸酯类多)。
  • 5. 陈酿与勾调

  • 陈放:新酒在陶坛中陈酿数月到数年,使酒体柔和、香气协调。
  • 勾兑:不同批次酒按比例混合,形成稳定风味。
  • 三、固态酿酒特点

  • 风味丰富:多菌种协同发酵产生复杂酯类、酸类物质。
  • 工艺耗时:传统发酵需数月,成本较高。
  • 出酒率低:相比液态发酵,固态法出酒率较低,但酒质更优。
  • 四、应用举例

  • 酱香型白酒(如茅台):高粱为主,高温大曲,多次发酵(“12987”工艺)。
  • 浓香型白酒(如五粮液):多粮混合,老窖池发酵,泥窖增香。
  • 通过固态发酵工艺,酒体能够保留粮食的天然香气,形成独特口感,是传统酿酒技艺的精华所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