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白酒勾兑的国家标准主要由《GB/T 17204-2021 饮料酒术语和分类》和《GB/T 10781-2021 白酒质量要求》等文件规定,结合市场监管总局的相关要求,现行标准对白酒勾兑工艺和标签标注有明确规范。以下是关键要点:
1. 白酒分类与工艺定义
以粮谷为原料,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如大曲、小曲、麸曲等),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香物质。代表香型包括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等。
以粮谷或薯类为原料,经液态发酵蒸馏成食用酒精,再通过勾兑(添加香精香料等)调配而成。
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与液态法白酒(食用酒精)勾兑而成,可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香。
2. 标签标注要求
标签需清晰标示“液态法白酒”或“固液法白酒”,禁止使用模糊表述(如“传统工艺”“陈酿”等)误导消费者。
液态法和固液法白酒需在配料表中注明“食用酒精”“食用香料”等添加剂,不得隐瞒勾兑成分。
不得以“纯粮酿造”“大曲”等词汇宣传液态法或固液法白酒;年份酒需提供溯源证明。
3. 市场监管重点(2023年更新)
禁止使用非粮谷原料(如薯类)生产的酒精勾兑白酒,且不得标注为“粮食酒”。
重点检测塑化剂、甜味剂、甲醇等安全指标,确保勾兑酒符合《GB 275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消费者如何辨别?
1. 看产品标准号:
2. 查配料表:
液态法和固液法白酒会明确标注“食用酒精”“香料”。
3. 警惕低价酒:
固态法白酒成本较高,若价格明显偏低需谨慎。
总结
现行标准严格区分了不同工艺白酒的标识,消费者可通过标准号和配料表判断是否为勾兑酒。企业若违规标注(如将勾兑酒伪装为纯粮酒),将面临《食品安全法》的处罚。建议选择正规品牌,并关注标签信息以保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