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的原料配比是其酿造工艺的核心机密之一,但根据***息和行业共识,其粮食配比及工艺特点可总结如下:
1. 原料构成
高粱:占比约 83%,采用贵州本地特有的「红缨子高粱」(糯高粱),具有颗粒小、皮厚、耐蒸煮的特点,适合酱香酒多次发酵的工艺需求。小麦:占比约 17%,用于制作高温大曲(糖化发酵剂),不直接参与发酵,而是通过制曲将微生物和酶引入酿造过程。2. 配比逻辑
高粱与小麦的投料比例约为 1:1,但需注意:小麦全部用于制曲,每公斤高粱需搭配约 0.9-1公斤 的曲粉(具体比例因工艺环节略有差异)。制曲过程中,小麦经发酵、粉碎后成为“曲块”,最终以曲粉形式参与发酵,实际原料消耗量需根据出曲率计算。3. 工艺关键点
两次投料(下沙、糙沙):首次投料占总高粱的50%,第二次补足剩余50%,全年仅此两次投粮,后续轮次仅加曲不投新粮。高温大曲:小麦经粉碎、加水制曲坯,在60°C以上高温发酵,形成茅台特有的微生物群落和风味前体物质。“12987”工艺: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通过多轮次发酵提取高粱中的淀粉和风味物质。4. 配比科学性
糯高粱的高支链淀粉(占比88%以上)耐反复蒸煮,确保7轮取酒后的残渣仍能维持结构。小麦制曲的酶活性:高温大曲的糖化力较低,迫使发酵过程缓慢,有利于复杂香气物质生成。5. 其他注意事项
无添加其他谷物:茅台酒严格遵循传统酱香工艺,原料仅含高粱和小麦,区别于浓香型白酒的多粮配比。地理标志保护:原料必须产自茅台镇周边特定区域,红缨子高粱的单宁、淀粉成分与当地微生物协同作用,形成独特风味。综上,茅台酒的粮食配比是其“以酒养糟、多轮精酿”工艺的基础,高粱提供淀粉与骨架,小麦通过制曲引入功能微生物,二者通过复杂工艺共同成就茅台酒的稀缺性与风味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