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网上卖散酒算不算犯法行为呢

随着电商的兴起,不少人盯上了散酒线上销售的“生意经”——自酿果酒、土烧高粱、定制米酒……看似充满烟火气的生意背后,却暗藏法律风险。事实上,网上售卖散酒是否合法,并非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取决于经营者是否跨过一道道法律门槛。它既可能成为创业者的新赛道,也可能因踩中红线变成“烫手山芋”。

资质门槛不可少

散酒不是“自家厨房产物”,想合法销售,首先要过“身份关”。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无论线上线下,销售酒类必须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酒类流通许可证。散酒因无预包装,还需额外提交生产环境检测报告、原料来源证明等文件。现实中,许多网店打着“农家自酿”旗号,却拿不出合法资质,这类行为等同于无证驾驶,一旦被查,轻则下架罚款,重则面临刑事责任。

网上卖散酒算不算犯法行为呢-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质量安全是底线

散酒看似“纯天然”,但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国家强制规定,酒类必须标注生产日期、原料成分、酒精度等信息,而许多网售散酒只用“土坛子”灌装,既无检测报告,也无标签说明。曾有案例显示,某网店售卖的散装药酒因违规添加中药材,导致消费者中毒,最终店主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法律不会因“手工制作”而降低标准,安全才是生意的生命线。

宣传红线别触碰

“喝了能治风湿”“祖传秘方养生酒”……这类宣传语在散酒网店中屡见不鲜,却已踩中《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雷区。法规明确禁止食品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且不得使用无法验证的“秘方”“古法”等词汇。去年浙江某商家因宣称散酒“可增强免疫力”,被市场监管部门处以20万元罚款。网售散酒的文案可以讲情怀,但不能编故事。

运输环节藏风险

散酒运输的合规性常被忽视。根据《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酒精度超过24%的液体属于易燃危险品,必须由专业车辆配送。但许多卖家为节省成本,用普通快递寄送高度白酒,一旦在运输中发生泄漏或燃烧,卖家需承担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曾有快递员因运输散装白酒引发火灾,卖家最终被判赔偿80万元。

网上卖散酒算不算犯法行为呢-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消费者***有隐患

对消费者而言,网购散酒如同“开盲盒”。由于缺乏正规包装和票据,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难度极大。2023年消费投诉数据显示,近四成散酒买家因无法提供购买凭证或检测证据,最终放弃索赔。法律虽保护消费者权益,但证据链缺失会让***变成“空谈”。

合法是生意的“导航仪”

网上卖散酒并非绝对的“禁区”,但每一步都需紧跟法律导航。从资质申请到宣传话术,从质量把控到运输合规,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让生意“翻车”。对于消费者,选择有正规标签、可追溯来源的散酒,才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说到底,散酒生意能否长久,不靠“打擦边球”,而靠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网上卖散酒算不算犯法行为呢-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