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降度后出现的主要问题

白酒降度(即降低酒精度数)是白酒生产中的常见工艺,但这一过程会引发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可能导致以下主要问题:

1. 浑浊与沉淀

  • 原因:白酒中的高级醇(如异戊醇、异丁醇)、酯类(如脂肪酸乙酯)及微量呈香物质在高酒精度下溶解度高,降度后酒精浓度降低导致溶解度下降,形成絮状物或沉淀。
  • 影响:酒体透明度下降,外观品质受损,可能引发消费者对质量的质疑。
  • 2. 风味与香气减弱

  • 酒精稀释效应:降度后乙醇浓度降低,减弱了对呈香物质的“包裹”作用,导致香味分子挥发加快,香气强度下降。
  • 口感失衡:原本协调的酸甜苦辣感可能被打破,酒体变得寡淡,后味短促,出现“水味”。
  • 3. 口感结构变化

  • 醇厚感降低:酒精度的降低直接影响酒体的黏稠度和口腔触感,使酒体显得单薄。
  • ***感调整:虽然高酒精度的灼烧感减轻,但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口感失衡,出现突兀的酸涩或苦味。
  • 4. 储存稳定性问题

  • 二次沉淀风险:降度后未完全析出的物质可能在储存过程中继续缓慢析出,尤其在低温环境下(如冷藏)。
  • 氧化加速:水分增加可能促进酯类水解等反应,长期存放易导致风味劣变。
  • 5. 工艺控制难度

  • 勾兑复杂度:需通过添加调味酒或特制基酒重新平衡风味,对勾兑技术要求极高。
  • 过滤损失:活性炭或膜过滤去除沉淀时可能同时吸附部分香气成分,需精准控制过滤参数。
  • 稳定性测试:需进行冷热处理(如-15℃冷冻、高温加速试验)验证酒体稳定性,延长研发周期。
  • 行业解决方案方向

  • 冷冻过滤技术:通过低温促使杂质析出后过滤,但可能损失部分风味物质。
  • 纳米膜过滤:采用分子筛或超滤膜选择性去除大分子沉淀物。
  • 风味补偿勾兑:使用不同年份、香型的基酒复配,或添加天然风味提取物。
  • 稳定剂应用(受限):食品级多糖或胶体提升酒体稳定性,但需符合国家标准。
  • 白酒降度实质上是打破原有酒体平衡的过程,需通过精细化工艺重构酒体结构。不同香型(如酱香型、浓香型)因成分差异,降度难度和问题表现程度也有所不同,这也是低度化成为行业技术攻关重点的原因之一。

    白酒降度后出现的主要问题-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白酒降度后出现的主要问题-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