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白酒在出厂前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操作和质量控制步骤,以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及企业质量标准。以下是关键操作步骤:
1. 陈酿(老熟)
目的:通过陶坛、不锈钢罐等容器储存,使酒体自然氧化、酯化,改善口感和香气。时间:不同香型要求不同(如酱香型需3年以上,浓香型需1-2年)。2. 勾兑调味(基酒组合)
操作:将不同批次、年份的基酒按比例调配,调整风味、酒精度及香气。关键:确保产品批次间的质量一致性。3. 过滤澄清
方法:使用活性炭、硅藻土或膜过滤技术去除悬浮物、杂质及多余脂肪酸。结果:酒体透明,避免浑浊。4. 质量检测
感官检测:品酒师评估色泽、香气、口感及余味。理化指标:检测酒精度、总酯、总酸、甲醇(≤0.6g/L)、铅(≤0.5mg/kg)等,符合《GB 2757-2012》等国家标准。卫生指标: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塑化剂(如DBP ≤0.3mg/kg)等安全性检测。5. 灭菌处理(视工艺需求)
方法:低温巴氏灭菌(60-65℃)或超滤除菌,用于低度白酒以防止微生物污染。注意:高度白酒(50%vol以上)通常无需灭菌。6. 包装与标识
灌装:自动化设备分装,确保密封性(如瓶盖防漏测试)。标签:注明生产日期、酒精度、原料、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号等。防伪:加贴防伪码、RFID芯片等,防止假冒。7. 出厂检验
批次抽检:随机抽样进行最终感官和理化指标复核。合格放行:出具质量合格证明,方可进入市场流通。法规依据
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GB 2757-2012)、《白酒工业术语》(GB/T 15109-2021)。行业规范:企业需通过ISO 9001、HACCP等体系认证,确保全流程质量控制。通过以上步骤,白酒企业确保产品在安全性、风味和外观上达到市场要求,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