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的香型划分源于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地域文化和风味特征,目前公认的有12种主要香型,每种香型在原料、工艺、口感上均有显著差异。以下是各香型的核心特点及代表品牌:
1. 浓香型
工艺:以泥窖固态发酵为核心,采用中偏高温大曲,发酵周期45-90天,工艺强调“续糟配料、混蒸混烧”。口感: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协调,尾净爽口。代表品牌包括五粮液(多粮浓香)、泸州老窖(单粮浓香)和剑南春(复合浓香)。标准:执行标准为GB/T10781.1(2021年修订版更新了酸酯平衡和窖泥工艺要求)。2. 酱香型
工艺:高温制曲(大曲),条石窖发酵,遵循“12987工艺”(1年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口感:酱香突出,焦香与糊香交织,酒体醇厚,空杯留香持久。代表品牌为茅台、郎酒和习酒。标准:GB/T26760-2011,2024年新版标准将于2025年6月实施。3. 清香型
工艺:地缸或陶缸发酵,清蒸二次清工艺,低温大曲,发酵周期约28天,追求“一清到底”。口感:清香纯正,酒体清爽,余味净爽。代表品牌为汾酒(大曲清香)和北京二锅头(麸曲清香)。细分:包括大曲、麸曲、小曲清香三种亚型。4. 米香型(蜜香型)
工艺:大米为原料,小曲液态发酵,半固态蒸馏,发酵时间短(7-30天)。口感:蜜香清雅,入口柔绵,回味甜润。代表品牌为桂林三花酒。5. 凤香型
工艺:泥窖发酵结合老五甑工艺,融合清香与浓香特点,发酵周期约30天。口感:醇香典雅,甘润挺爽,有“酒海储存”特有的陈香。代表品牌为西凤酒。6. 董香型(药香型)
工艺:大小曲并用,添加130余种中药材制曲,酒醅串蒸工艺,发酵周期长。口感:药香舒适,酸味适中,酒体厚重。代表品牌为贵州董酒。7. 豉香型
工艺:大米液态发酵,蒸馏后以肥猪肉浸泡形成独特豉香,酒精度低(约30%vol)。口感:豉香突出,酒体甘润,代表品牌为广东玉冰烧。8. 芝麻香型
工艺:麸曲为主,高温发酵,砖窖固态发酵,工艺融合酱香与浓香特点。口感:焦香似炒芝麻,醇厚细腻。代表品牌为山东景芝。9. 兼香型
工艺:浓香与酱香工艺结合,分“浓中带酱”(如白云边)和“酱中带浓”(如玉泉酒)两类。口感:浓酱协调,层次丰富,代表品牌还包括口子窖。10. 老白干香型
工艺:地缸发酵,中温大曲,工艺接近清香型但更强调老白干的“干爽”。口感:醇厚挺拔,带有枣香回味,代表品牌为衡水老白干。11. 馥郁香型
工艺:独创“前浓、中清、后酱”三香融合工艺,泥窖发酵周期长。口感:一口三香,浓郁中透秀雅,代表品牌为酒鬼酒。12. 特香型
工艺:以整粒大米为原料,红褚条石窖发酵,工艺融合浓、清、酱特点。口感:清甜爽净,带有菜籽油香,代表品牌为江西四特酒。香型衍生逻辑
基础香型:酱香、浓香、清香、米香为四大基础,其他香型多为它们的工艺融合或地域改良。地域与文化:如豉香型体现广东饮食文化,老白干香型反映北方干烈风格。执行标准:每种香型均有国家标准(如GB/T26760为酱香型),近年部分标准更新(如浓香型2021版)。如需更详细的工艺对比或代表酒品分析,可参考具体品牌或标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