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散酒有酱香型的吗为什么这么贵呢

是的,散酒中存在酱香型白酒,但其价格差异较大,部分优质酱香散酒价格较高的原因主要与原料成本、工艺复杂性、储存时间以及市场供需等因素相关。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酱香型散酒的存在及特点

1. 存在性

散酒有酱香型的吗为什么这么贵呢-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酱香型散酒是白酒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贵州茅台镇及赤水河流域等核心产区较为常见。这类散酒通常由中小型酒厂或作坊生产,未经过品牌包装直接销售,保留了传统酿造工艺的特点。

2. 品质特征

优质酱香散酒需符合酱香型白酒的基本标准:

散酒有酱香型的吗为什么这么贵呢-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色泽:微黄透明,酒体挂壁明显;
  • 香气:酱香突出,兼具焦香、糊香等复合香气,空杯留香持久;
  • 口感:醇厚细腻,五味协调(酸、甜、苦、辣、涩),回味悠长。
  • 二、酱香型散酒价格较高的原因

    1. 原料成本高

  • 红缨子高粱:正宗酱香酒必须使用赤水河流域特有的红缨子糯高粱,这种高粱支链淀粉含量高,耐蒸煮,但单价是普通高粱的2-3倍(约4.6元/斤)。每酿1斤酱酒需消耗5斤高粱,仅原料成本已达23元。
  • 工艺损耗:传统“12987”工艺(1年生产周期、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的出酒率低,仅20%-30%,进一步推高成本。
  • 2. 工艺复杂性与时间成本

  • 长周期生产:酱香酒需至少1年酿造,3年以上窖藏才能出厂,时间成本远高于其他香型白酒。例如,浓香型白酒通常1年即可出厂。
  • 人工与设备投入:传统固态发酵依赖人工操作(如高温制曲、堆积发酵),且需陶坛储存,设备维护和人工费用较高。
  • 3. 地理溢价与品牌效应

    散酒有酱香型的吗为什么这么贵呢-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茅台镇核心产区:赤水河流域的独特气候和微生物环境赋予酱酒不可***的风味,但当地土地、环保、物流等成本显著高于其他产区。
  • 品牌背书:部分散酒虽未包装,但借茅台镇或知名酒企资质销售,间接抬升价格。
  • 4. 市场供需与中间环节

  • 资本炒作:近年酱酒热导致资本涌入,部分优质基酒被大酒企或资本囤积,市场流通量减少,溢价增加。
  • 中间商加价:散酒销售链条较长(如酒厂→经销商→零售商),每层环节可能加价30%-50%。
  • 5. 品质与健康属性

  • 纯粮无添加:正宗酱香散酒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 26760),禁止添加酒精或香料,纯粮酿造的健康属性使其更受追捧。
  • 收藏价值:高度酱酒(53°)因酒体稳定、陈化潜力大,被视作投资品,进一步推高价格。
  • 三、低价酱香散酒的风险

    市场上也存在低价酱香散酒(如10元/斤),但需警惕以下问题:

  • 非纯粮酿造:可能使用粳高粱或酒精勾兑,无法达到传统工艺标准。
  • 工艺简化:如碎沙酒(粉碎高粱快速取酒)或翻沙酒(酒糟加新粮二次发酵),口感单薄且缺乏层次感。
  • 四、如何选择性价比高的酱香散酒

    1. 观察酒体:优质酱香酒应微黄透明,摇晃后酒花均匀且消散缓慢。

    2. 验证产地:优先选择茅台镇或赤水河流域酒厂生产的散酒。

    3. 品鉴口感:入口醇厚不***,回味有粮香和花果香,无杂味。

    4. 选择信誉商家:通过老酒友推荐或选择有资质认证的渠道购买。

    酱香型散酒的高价源于其原料稀缺性、工艺复杂性和时间成本,而低价产品则可能牺牲品质。消费者在选购时需综合考量产地、工艺和口感,避免为“伪酱香”买单。对于日常饮用,可选择中小酒厂的优质基酒(如坤沙工艺),性价比较高;若用于收藏,则需关注品牌背书和储存条件。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