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古代酿酒的器具

古代酿酒器具是研究酿酒技术和饮食文化的重要实物证据。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器具形制各异,以下以中国为主,分时期介绍主要酿酒器具及其发展脉络:

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前2000年)

1. 陶罐/陶瓮

古代酿酒的器具-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材质:红陶、灰陶
  • 用途:用于发酵和储存谷物酒。考古发现如河南贾湖遗址(约9000年前)的陶罐中残留酒石酸,证明早期谷物发酵酒的存在。
  • 特点:小口、深腹,便于密封发酵。
  • 2. 陶甑(zèng)

  • 材质:陶
  • 用途:蒸煮谷物,为糖化做准备,类似现代蒸锅的雏形。
  • 商周时期(前1600-前256年)

    1. 青铜器

  • 尊、罍(léi)、卣(yǒu):主要用于盛酒和祭祀,纹饰繁复,体现礼制功能。
  • 爵、觚(gū):饮酒器,非酿造用,但反映酒在礼仪中的地位。
  • 甗(yǎn):蒸煮器具,由甑和鬲组成,用于处理酿酒原料。
  • 2. 陶制发酵容器

    古代酿酒的器具-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商代遗址中常见大口尊,可能用于酒醅的发酵。
  • 秦汉至魏晋(前221年-589年)

    1. 曲模

  • 用途:制作酒曲(发酵剂),如东汉《四民月令》记载的制曲方法。
  • 材质:木制或陶制,用于定型曲块。
  • 2. 漆木酒具

  •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漆耳杯、漆卮,用于分酒和饮用。
  • 3. 蒸馏器雏形

    古代酿酒的器具-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争议点:部分学者认为东汉青铜蒸馏器可能用于提取酒露,但主流观点认为蒸馏酒技术成熟于元代。
  • 唐宋时期(618-1279年)

    1. 瓷质酒瓮

  • 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的青瓷酒坛,用于长期贮酒,如文献中“女儿红”的储存容器。
  • 2. 木甑

  • 改进的蒸具,用于蒸粮,配合摊凉工艺。
  • 3. 酒榨

  • 压榨酒醅的工具,宋代《北山酒经》记载以竹制“酒榨”分离酒液与糟粕。
  • 元明清时期(1271-1912年)

    1. 蒸馏器

  • 材质:锡制或铜制,出现“天锅”蒸馏装置,用于白酒酿造。
  • 原理:通过蒸馏提纯酒精,元代《饮膳正要》首次记载“阿剌吉酒”(蒸馏酒)。
  • 2. 窖池

  • 如明代泸州老窖的泥窖,以黏土筑成,利于微生物群落繁衍,提升酒质。
  • 3. 陶坛陈贮

  • 绍兴黄酒使用陶坛密封,长期陈酿,促进酯化反应。
  • 古代酿酒流程与器具对应

    1. 原料处理:石磨(粉碎谷物)、甑(蒸煮)

    2. 糖化发酵:陶瓮(发酵)、曲模(制曲)

    3. 压榨过滤:酒榨、麻布

    4. 蒸馏提纯:蒸馏器(元以后)

    5. 贮存陈酿:瓷坛、漆木桶

    文化与技术意义

  • 礼制象征:商周青铜酒器体现“酒以成礼”的社会功能。
  • 科技发展:从陶器到青铜、瓷器,材料进步推动酿酒效率;蒸馏技术革新酒类品种。
  • 考古证据:如河北中山王墓出土的战国酒壶存有古酒,印证典籍记载。
  • 这些器具不仅是技术载体,更是古代社会生活、宗教仪式和经济活动的缩影。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