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查到假酒处罚的标准

在中国,查处假酒(即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处罚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具体处罚标准会根据涉案金额、危害后果、主观故意等因素综合判定,以下是主要法律依据和处罚措施:

一、行政处罚

1. 《食品安全法》第123条

查到假酒处罚的标准-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酒类产品(如使用工业酒精勾兑、甲醇超标等),由市场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产品,并处罚款:
  • 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处10万至15万元罚款;
  • 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处货值金额15倍至30倍罚款。
  • 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直接责任人员5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 2. 《商标法》第60条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酒类产品(如仿冒名牌酒),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没收侵权商品,并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下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5万元的,处25万元以下罚款。
  • 二、刑事处罚

    若假酒行为构成犯罪,可能触犯以下罪名:

    1.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第140条)

    查到假酒处罚的标准-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销售金额5万至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 销售金额20万至50万元的,处2至7年***;
  • 销售金额50万至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
  • 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或***。
  • 2.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法》第144条)

  • 若假酒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工业甲醇),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 处5年以下***,并处罚金;
  • 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最高可判***或***,并处没收财产。
  • 3. 假冒注册商标罪(《刑法》第213条)

  • 非法经营数额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下***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 情节特别严重的(如数额巨大),处3至10年***,并处罚金。
  • 三、其他责任

    1. 民事赔偿

    查到假酒处罚的标准-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要求退一赔三(最低500元);
  • 若假酒造成人身损害,可主张医疗费、误工费等赔偿;
  • 依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可要求价款10倍的赔偿金(最低1000元)。
  • 2. 联合惩戒

  • 涉案企业或个人可能被列入信用“黑名单”,面临限制贷款、招投标等联合惩戒。
  • 四、执法依据

  • 《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依法从重打击假冒伪劣防疫物资和民生领域违法行为的通知》
  • 总结

    假酒案件的处罚力度取决于具体情节:

  • 行政层面:高额罚款、吊销执照;
  • 刑事层面:可能面临***至***;
  • 民事层面:高额赔偿。
  • 消费者若发现假酒,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12315)或公安机关举报。企业应严格把控进货渠道,避免因疏忽卷入假酒链条。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