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度酒的制作工艺与“勾兑”的关系
1. 所有白酒均需勾兑
无论是高度酒还是低度酒,勾兑都是白酒生产的必要工艺环节。蒸馏出的原酒因不同批次、不同阶段(头段、中段、尾段)的度数、风味差异显著(如头段酒60-72度,尾段39-47度),需通过勾兑调和不同基酒,以达到统一口感和稳定品质。例如,市面上常见的53度白酒并非直接蒸馏所得,而是通过勾兑调整而成。
2. 低度酒的工艺更复杂
低度酒需通过“加浆降度”(即加水稀释)降低酒精度,但此过程会引发酒液浑浊和风味损失,需额外处理:
优质低度酒的勾兑难度甚至高于高度酒,需多次试验确保“低而不淡”。
二、低度酒是否等于“酒精勾兑酒”?
1. 勾兑≠劣质酒精酒
“勾兑”在传统工艺中特指不同基酒的调配,属于纯粮酒的常规操作。而“酒精勾兑酒”指使用食用酒精、香精等添加剂的液态法白酒,两者性质不同。例如,纯粮低度酒需标注“固态法白酒”,而酒精勾兑酒的执行标准为GB/T20821或GB/T20822。
2. 低度酒与酒精勾兑无必然关联
部分低度酒确实是纯粮酿造后降度而成(如胡九道贵宾酒、39度五粮液),其工艺复杂且对基酒品质要求更高。而果酒、预调酒等新式低度酒可能采用酒精勾兑,但这属于另一类酒饮。
低度酒并非全部是“勾兑酒”,但所有低度酒均需通过勾兑工艺调整品质。关键在于区分:
消费者可通过查看配料表(仅含水、粮食)和执行标准(非GB/T20821/20822)辨别纯粮低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