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酵温度不达标
1. 最佳温度范围:30-35℃(根霉和酵母活跃区间)
2. 常见问题:
冬季室温低于20℃时需使用保温措施(如电饭煲保温档/发酵箱)夏季超过38℃会抑制菌种活性建议用温度计实时监测二、发酵时间不足
1. 正常周期:
糖化阶段:24-36小时(产生甜味)产酒阶段:需再延长12-24小时2. 观察标准:
出现清澈酒水(约米量1/3高度)米粒悬浮呈棉絮状三、酒曲活性问题
1. 关键参数:
用量:500g米对应2-4g酒曲保质期:未开封1年,开封后需冷藏并3个月内用完2. 检测方法:
取少量酒曲溶于温水(35℃)15分钟后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四、操作细节问题
1. 灭菌流程:
容器需沸水煮10分钟或75%酒精擦拭搅拌用具避免木质(易藏菌)2. 水分控制:
蒸米后含水量应控制在60-65%检测标准:手捏米粒不粘手,能成团轻碰即散3. 氧气管理:
前24小时每天开盖换气2次(每次10秒)产酒阶段需严格密封五、原料选择
1. 推荐组合:
糯米(粳米需延长浸泡至6小时)安琪甜酒曲(酵母含量较高)矿泉水(pH6.5-7.0)2. 禁用材料:
含氯自来水(需静置24小时除氯)金属容器(会引起氧化反应)补救方案
若已出现无酒味情况:
1. 二次发酵:
加入米量30%的凉开水保持35℃继续发酵12小时2. 增补菌种:
补加0.5g/g干酵母(需先用5倍温水活化)同时添加2%白糖作为碳源建议使用电子温湿度计(精度±0.5℃)监控,并通过pH试纸检测(正常发酵终点pH3.8-4.2)。若经上述调整仍无改善,建议更换酒曲批次或改用商业发酵剂重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