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工艺问题
1. 卫生条件差
生产过程中若卫生不达标,杂菌(如乳酸菌)大量入侵,分解糖类生成乳酸等酸性物质,导致酒液酸味过重。
2. 发酵控制不当
3. 酒曲质量差
劣质酒曲或过量用曲会导致糖化发酵异常,酸度升高。
4. 蒸馏操作失误
未严格掐头去尾,高沸点含酸物质混入酒中,影响口感。
二、储存条件不当
1. 环境不洁
与异味物品(如樟脑丸、香水)共同存放,微生物附着酒瓶并渗入酒体,引发酸味。
2. 频繁开封
白酒接触空气后,乙醇氧化为乙醛,进一步转化为乙酸(醋酸),尤其低度酒更易酸化。
3. 温湿度异常
高温或高湿度环境加速微生物繁殖和氧化反应,导致酸度上升。
三、酒精度数与类型影响
1. 低度酒易变质
酒精度低于50%vol的白酒杀菌能力弱,长期存放易滋生微生物,酸性物质积累。
2. 香型差异
酱香型白酒本身酸含量较高(是其他香型的3-5倍),但正常酸度不超过0.1%;若酸味过重可能是工艺或储存问题。
四、化学反应与时间因素
1. 酯类水解
长期储存时,酒中酯类物质水解为酸和醇,打破酸酯平衡,酸味逐渐显现。
2. 老熟过程中的氧化
乙醇缓慢氧化生成乙酸,且酸类物质随储存时间增加而累积,尤其年份过长的酒酸味更明显。
五、其他原因
1. 原料问题
粮食中蛋白质过剩或糊化不充分,分解后产生酸类物质。
2. 假酒或勾兑酒
劣质勾兑酒可能因成分失衡或添加剂问题导致异常酸味。
变酸的白酒能否饮用?
预防措施
综上,白酒酸味需结合具体情境判断,合理储存和选择优质酒品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