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计算方法
1. 药材与酒的比例
常规比例:药材与酒的比例通常为 1:5 至 1:10(即100克药材对应500~1000毫升酒)。示例:若使用200克药材,按1:5计算需1000毫升酒,按1:10则需2000毫升酒。2. 容器容量估算
容器应比总液体体积大 20%~30%,防止膨胀溢出。例如:若药材体积为500毫升,酒用量为2500毫升,总液体约3000毫升,需选择至少4升的容器。3. 酒精度调整(可选)
若需控制最终酒精度,可用公式:[
C_{
ext{最终}} = frac{C_{
ext{初始}}
imes V_{
ext{酒}}}{V_{
ext{酒}} + V_{
ext{药材水分}}}
]
其中,药材吸水量通常按药材重量的 30%~50% 估算(如100克药材吸水30~50毫升)。
二、注意事项
1. 药材处理
清洗后彻底晾干,避免残留水分稀释酒精度。坚硬药材(如人参、枸杞)可切碎或粉碎,增加有效成分析出。2. 基酒选择
推荐使用 50度以上纯粮白酒,兼顾有效成分提取和防腐。避免使用工业酒精或低度酒(易变质)。3. 浸泡时间
常规药材:1~3个月(每日摇晃1次促进溶解)。补益类药材(如人参、鹿茸):可浸泡6个月以上。果实类(如杨梅、桑葚):1个月左右,避免果核释放杂质。4. 保存条件
密封避光,存放于阴凉处(15~25℃最佳)。开封后冷藏,并在3~6个月内饮用完毕。三、实例说明
案例:泡制500克人参药酒
按1:8比例,需4000毫升(约4升)白酒。容器选择:5升玻璃罐(预留膨胀空间)。浸泡时间:6个月,期间定期摇晃。基酒建议:55度高粱酒,最终酒精度约降至45~50度。四、常见问题
药材浮起是否正常:是正常现象,不影响浸泡效果。出现浑浊或沉淀:可能为药材析出物,过滤后不影响饮用;若异味或变色则可能变质。能否反复浸泡:建议单次浸泡,二次浸泡有效成分较少。合理控制泡酒量可兼顾效果与安全性,建议参考具体药材特性调整比例,并严格遵循卫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