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别人酒杯的酒倒自己杯子喝了会不会得病

可能存在的风险

1. 唾液传播疾病

别人酒杯的酒倒自己杯子喝了会不会得病-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若对方口腔有伤口、溃疡或传染性疾病(如疱疹、流感、EB病毒、幽门螺杆菌等),唾液可能通过杯壁残留进入酒中,增加传染概率。例如:

  • 幽门螺杆菌:可能引起胃炎、胃溃疡,可通过唾液传播。
  • 呼吸道病毒:如流感、普通感冒病毒,可能通过飞沫污染杯口
  • 单纯疱疹病毒(HSV-1):导致口唇疱疹,接触感染区域后可能传播。
  • 2. 血液传播疾病(极低概率)

    若对方口腔出血(如牙龈出血),且酒液被污染,理论上存在乙肝、丙肝或HIV传播风险,但实际概率极低(因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短,且酒精可能部分灭活病毒)。

    别人酒杯的酒倒自己杯子喝了会不会得病-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其他病原体

    如对方手部接触杯口后未清洁,可能引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降低风险的因素:

    别人酒杯的酒倒自己杯子喝了会不会得病-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酒精的杀菌作用:酒精度数≥60%的白酒可有效灭活多数病原体;但葡萄酒(约12%)、啤酒(约5%)等低度酒杀菌效果有限。
  • 个体免疫力:健康人群的免疫系统可抵御多数常见病原体,但免疫力低下者风险较高。
  • 建议:

    1. 避免与以下人群共饮

  • 有明显口腔溃疡、疱疹或呼吸道感染症状者。
  • 已知患有传染性疾病(如活动性肝炎)者。
  • 2. 卫生防护措施

  • 使用公杯倒酒,避免直接接触他人杯口。
  • 若需共饮,可先用纸巾清洁杯口,或倾倒时避免触碰。
  • 3. 风险权衡

  • 在非正式社交场合,健康人群偶尔共饮的感染风险较低,但长期或频繁行为可能累积风险。
  • 优先选择独立饮具,或采用“干杯”不接触的方式。
  • 总结:虽然多数情况下风险较低,但为最大限度规避潜在健康隐患,建议避免直接共享酒杯。若无法避免,可通过卫生措施降低风险,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饮用后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