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米酒的酿造工艺

米酒(又称甜酒酿、醪糟)是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以糯米酒曲为主要原料,通过糖化酒精发酵制成。其工艺核心在于控制微生物活动(根霉菌、酵母菌),将淀粉转化为糖和酒精。以下是家庭制作米酒的详细工艺及注意事项:

一、材料与工具

1. 原料:圆糯米(500g,支链淀粉含量高易糖化)

米酒的酿造工艺-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酒曲:传统块状(含根霉、酵母)或纯种酒曲粉(2-4g)

3. 工具:蒸锅、发酵容器(陶瓷/玻璃)、保鲜膜、搅拌勺、温度计

二、工艺流程

1. 浸泡糯米

  • 时间:4-6小时(夏季)至8-12小时(冬季)
  • 目的:吸水软化,便于蒸熟后淀粉糊化
  • 注意:水量需完全没过糯米,中间换水1-2次防酸败。
  • 2. 蒸制糯米

  • 方法:沥干后铺纱布蒸30-40分钟,米粒透明无白芯
  • 关键:避免夹生或过烂(影响透气性),蒸后米粒需保持完整。
  • 3. 冷却降温

  • 温度:摊凉至30-35℃(手触微温)
  • 技巧:可淋少量凉开水(灭菌)降温并打散结块。
  • 4. 拌入酒曲

  • 比例:酒曲粉∶糯米 ≈ 1:100(如500g米用5g曲)
  • 操作:酒曲碾碎后分次撒入,翻拌均匀确保米粒裹曲。
  • 5. 装坛发酵

  • 容器处理:沸水烫洗晾干,避免油脂污染。
  • 装填:压紧糯米,中间挖“酒窝”观察出酒。
  • 环境:覆盖保鲜膜(扎孔透气),30℃恒温发酵。
  • 6. 阶段控制

  • 糖化期(24-36小时):根霉菌分泌酶分解淀粉为葡萄糖,酒窝充满清亮汁液。
  • 酒精发酵(48-72小时):酵母菌将糖转化为酒精,甜味渐减,酒香浓郁。
  • 终止:口感达到理想甜度与酒味时冷藏(4℃)停止发酵。
  • 三、常见问题与解决

    1. 长黑/绿霉:容器污染或温度过高,需弃用。

    米酒的酿造工艺-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酸味过重:发酵超时或温度过高,可提前终止。

    3. 不出酒:酒曲失效或温度过低,检查酒曲活性并升温。

    4. 酒味淡:延长发酵至5-7天,或增加酒曲比例。

    米酒的酿造工艺-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风味优化技巧

  • 增香:发酵初期加入干桂花或枸杞。
  • 提甜:糖化完成后冷藏终止酒精转化。
  • 提高酒精度:二次发酵时添加少量白糖,延长发酵时间。
  • 五、科学原理

  • 糖化:根霉菌分泌α-淀粉酶、糖化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 酒精发酵:酵母菌无氧条件下转化葡萄糖为乙醇+CO₂。
  • 风味物质:酯类、有机酸等副产物赋予米酒独特香气。
  • 通过精准控制温度、卫生条件及发酵时间,可在家复刻传统米酒风味。发酵过程中可通过观察酒液量、气味变化灵活调整,体验微生物转化的奇妙过程。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