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想学调酒师学费太贵了

站在吧台后摇晃雪克杯的潇洒身影,曾是无数人心中的职业向往。然而当翻开调酒培训班的价目表,动辄五位数的学费如同冰锥刺破浪漫气泡——入门级调酒课程标价1.2万元,相当于普通白领两个月的薪资;知名机构的国际认证班更是开出3.8万元高价,比某些大学专业的全年学费还要昂贵。这串数字让调酒杯中翻腾的不再是甜蜜的果香,而是现实的重锤。

培训市场的"隐形门槛"

看似繁荣的调酒培训行业,实则暗藏多重溢价机制。头部机构将营销成本转嫁至学员身上,地铁广告屏里循环播放的"30天变身明星调酒师"宣传片,每个镜头都在悄悄抬高学费门槛。培训机构间的恶性竞争更催生畸形定价,某连锁品牌甚至推出"调酒+咖啡+花式表演"的捆绑课程,价格直接突破4万元大关。

想学调酒师学费太贵了-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课程设置的"水分"与"干货"

拆解高价课程的组成要素,往往令人啼笑皆非。某机构12800元的基础班课表中,竟包含8课时的"酒吧英语情景对话",而真正涉及酒水知识的实操模块不足总课时的40%。更有多家机构将成本低廉的原料品鉴包装成"味觉开发训练",用进口酒瓶装普通基酒,让学员为包装概念买单。

设备耗材的"黑洞式"消耗

除了明码标价的学费,隐性支出如同无底洞吞噬着学员预算。培训机构强制购买的"专业工具包"里,标价680元的雪克杯在批发市场仅售85元。实操环节中,调坏的酒水要按市价赔偿的规定,让不少学员在结业时才发现额外支出了2000-5000元原料损耗费。

时间成本的"沉没代价"

全日制培训模式对职场人尤为苛刻。某机构推出的"速成***班"要求学员脱产学习45天,这意味着上班族不仅要支付2.3万元学费,还要承受近两月的工资损失。更令人无奈的是,结业后平均3-6个月的酒吧实习期,多数岗位只提供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待遇。

想学调酒师学费太贵了-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认证体系的"信任危机"

培训机构力推的各种国际认证正在遭遇行业质疑。调查显示,85%的酒吧老板更看重实操能力而非证书,某知名酒吧主理人直言:"挂着ISG(国际侍酒师认证)胸牌的应聘者,可能连摇和法与搅拌法的区别都说不清。"这些动辄上万的认证课程,正逐渐沦为培训市场的"镀金游戏"。

当调酒教育的天平过度倾向商业利益,这个本该充满创造力的行业正在流失真正的人才。值得期待的是,部分城市已出现"社区共享酒廊"的新型学习模式,调酒***通过会员制传授技艺,将单次学习成本控制在200元以内。或许不久的将来,手握雪克杯的追梦者不必再为天价学费折腰,鸡尾酒的香气终将回归技艺传承的本质——毕竟,真正的调酒艺术,本不该被明码标价。

想学调酒师学费太贵了-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