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价格管理办法

白酒价格管理涉及监管、市场调节、行业自律等多个层面,以下是针对中国市场的白酒价格管理办法的框架性说明:

一、法律法规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白酒价格管理办法-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规定经营者应依法自主定价,禁止价格欺诈、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行为。

2. 《反垄断法》

禁止白酒企业通过垄断协议(如固定价格、分割市场)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价格。

白酒价格管理办法-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

要求白酒销售中明码标价,不得虚假折扣、虚构原价误导消费者。

4. 国家发改委相关文件

白酒价格管理办法-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例如《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特殊时期可能对高端白酒实施价格干预。

二、监管措施

1. 价格监测与预警

  • 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定期监测白酒市场价格波动,重点监控高端品牌(如茅台、五粮液等)。
  • 发现异常涨价时,约谈企业或行业协会,要求说明原因并采取稳价措施。
  • 2. 反价格垄断执法

  • 打击经销商串通涨价、厂家控量保价等行为(例如2013年茅台、五粮液因价格垄断被罚款)。
  • 禁止区域销售限制、最低转售价格等纵向垄断协议。
  • 3. 税收调节

  • 通过消费税、增值税等税收政策间接影响白酒终端价格,例如对高端白酒征收更高税率。
  • 4. 特殊时期干预

  • 在通胀压力较大或节日期间,可能对白酒价格实施临时管控,严查囤积居奇。
  • 三、企业价格自律

    1. 合理定价机制

  • 企业根据成本(原料、人工、包装)、品牌定位和市场供需自主定价,避免虚高或恶意低价倾销。
  • 2. 经销商管理

  • 与经销商签订协议时,不得强制设定最低零售价,避免垄断风险。
  • 通过配额、防伪溯源系统(如茅台的“i茅台”平台)防止渠道囤货炒作。
  • 3. 社会责任履行

  • 在成本显著上升时,审慎调整价格,避免引发市场波动。
  • 四、行业规范与协会作用

    1. 行业协会引导

  • 中国酒业协会等组织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倡导公平竞争,***恶性价格战。
  • 2. 标准化建设

  • 推动白酒品质分级标准,通过质量差异体现价格梯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乱价行为。
  • 五、消费者与市场监督

    1.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消费者对虚标价格、假酒等问题的投诉,依法查处。
  • 2. 舆论监督

  • 媒体曝光价格违法行为,形成社会监督压力,例如对“天价白酒”炒作现象的批评。
  • 六、典型案例与趋势

  • 茅台价格管控:通过直营渠道扩大供应、打击黄牛、开发平价系列酒(如茅台1935)平抑市场价格。
  • 年份酒规范: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白酒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要求年份酒明确标注基酒比例,防止虚假宣传抬价。
  • 总结

    白酒价格管理需平衡市场自主调节与适度干预,核心目标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企业需遵守法律法规,行业协会加强引导,监管部门则需动态监控市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