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固态酿造酒和液态酿造标准区别是什么

1. 原料形态不同

  • 固态酿造
  • 原料:整粒粮食(如高粱、小麦、大米等),保留天然结构。
  • 状态:蒸煮后的粮食保持固态,发酵时不加水或仅加少量水,呈松散颗粒状。
  • 液态酿造
  • 原料:粉碎的粮食、薯类或糖蜜等淀粉/糖分含量高的原料。
  • 状态:加水形成液态醪液(类似稀粥),便于工业化连续生产。
  • 2. 发酵工艺差异

  • 固态酿造
  • 微生物环境:依赖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如窖泥、空气中的菌群),形成复杂菌群体系。
  • 工艺:采用传统窖池、陶缸等容器,经历糖化、发酵、蒸馏多步骤,发酵周期长(数周至数月)。
  • 温度控制:自然控温,如地缸发酵的“前缓、中挺、后缓落”。
  • 液态酿造
  • 微生物环境:使用纯种培养的酵母或菌种,微生物种类单一。
  • 工艺:液态醪液在大型发酵罐中连续发酵,周期短(几天至一周)。
  • 温度控制:通过设备精准控温,效率高但风味单一。
  • 3. 风味与品质

  • 固态酿造
  • 风味:天然微生物产生丰富的酯类、酸类等物质,酒体醇厚,香气复杂(如酱香、窖香)。
  • 口感:层次感强,余味悠长。
  • 液态酿造
  • 风味:以酒精和少量酯类为主,需添加食用香料调配风味。
  • 口感:较淡薄,***性较强,缺乏层次感。
  • 4. 生产周期与成本

  • 固态酿造
  • 周期:数月甚至数年(如酱香酒需“12987”工艺)。
  • 成本:耗粮高(约3斤粮/斤酒),人工和存储成本高,适合高端酒。
  • 液态酿造
  • 周期:数天即可完成,出酒率高(约2.5斤粮/斤酒)。
  • 成本:适合工业化量产,成本低,常用于低端酒或酒精基酒。
  • 5. 国家标准区分

    中国白酒标准明确分类:

  • 固态法白酒(GB/T 10781等):
  • 要求以粮食为原料,经传统固态发酵、蒸馏制成,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物。

    固态酿造酒和液态酿造标准区别是什么-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液态法白酒(GB/T 20821):
  • 以含淀粉/糖分的原料液态发酵制成食用酒精,再经勾调加工。

  • 固液法白酒(GB/T 20822):
  • 混合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液态酒占比≤30%)。

    总结

    | 对比项 | 固态酿造酒 | 液态酿造酒 |

    固态酿造酒和液态酿造标准区别是什么-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 原料 | 整粒粮食 | 粉碎粮食、薯类、糖蜜 |

    | 发酵形态 | 固态(颗粒状) | 液态(醪液) |

    固态酿造酒和液态酿造标准区别是什么-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微生物来源 | 自然菌群 | 人工纯种菌 |

    | 生产周期 | 数月 | 数天 |

    | 风味 | 复杂、自然 | 单一、需调配 |

    | 成本 | 高 | 低 |

    | 典型代表 | 茅台、五粮液 | 普通低端白酒、伏特加 |

    核心差异:固态酿造依赖自然微生物和传统工艺,追求风味复杂度;液态酿造侧重工业化效率,成本低但风味单一。消费者可根据品质需求和价格选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