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西走廊的璀璨明珠酒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如同一棵根深叶茂的胡杨树,用金融活水浇灌着这片热土。作为服务城乡的"金融驿站",酒泉网点不仅承载着传递经济脉动的使命,更像一位知心伙伴,用温暖的服务和创新的理念,为戈壁绿洲注入蓬勃生机。
扎根酒泉,服务万家
这座镶嵌在鼓楼商圈的门店,如同精明的管家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七点,让牧民能赶着落日余晖办理存款,让商户能在打烊后盘算资金。网点特别设立的"驼铃专窗",用蒙汉双语服务为肃北、阿克塞的牧民架起金融桥梁,柜台前经常能听到"巴雅尔泰"(谢谢)的温暖回响。
普惠金融,润泽城乡
在春风化雨的四月,信贷员会背着移动终端走遍祁连山麓,为春耕农户办理"极速贷"。去年累计发放的1.2亿元涉农贷款中,有2800万元流向戈壁农业大棚,让温室里的有机果蔬带着金融的温度走向全国。针对敦煌文旅产业推出的"飞天贷",已助力23家民宿完成升级改造。
智慧升级,触手可及
网点大堂里,智能机器人"小邮"能用地道的酒泉话讲解理财产品。通过手机银行"云柜台",金塔的棉农在田间就能完成大额转账。特别设置的"银发通道",用放大镜键盘和语音导航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让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屏障。
暖心服务,以心换心
冬季的"暖阳计划"为环卫工提供姜茶暖手宝,夏季的"绿洲驿站"为快递员准备消暑凉茶。当疫情突袭时,网点连夜搭建的"帐篷银行"成为物资企业的应急通道。客户经理王莉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客户偏好:张大爷喜欢存折的踏实感,李阿姨的理财到期日是女儿生日。
金融护盾,保驾护航
在反诈宣传中,员工们自编自演的《戈壁防骗记》情景剧深受居民喜爱。通过"银警联动"机制,去年成功拦截电信诈骗9起,为市民守住"钱袋子"。针对中小微企业开展的"财税义诊",已帮助46家企业规范财务管理。
这座被客户称为"家门口的金融管家"的网点,始终践行着"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承诺。就像丝绸之路上永不干涸的月牙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酒泉网点用持续创新的服务、脚踏实地的担当,在河西走廊上谱写着一曲金融为民的动人乐章,让普惠金融的清泉滋润每寸需要灌溉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