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有点发黄怎么回事儿

白酒发黄是常见的现象,通常与原料、工艺、储存条件等因素有关,但并非所有发黄的酒都是优质或陈年老酒。以下是具体原因及分析:

一、自然发黄的原因

1. 原料中的天然色素

白酒有点发黄怎么回事儿-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部分粮食(如高粱、玉米)含有天然色素(如高粱中的原花青素、玉米中的叶黄素),在酿造过程中溶解于酒体,导致酒液微黄。

2. 酿造工艺的影响

  • 高温发酵酱香型白酒(如茅台)采用高温大曲工艺,发酵过程中生成较多吡嗪、呋喃类物质,这类物质本身带有微黄色。
  • 联酮类化合物:酒体在储存过程中,联酮类物质(如丁二酮)逐渐增多,这类化合物本身呈现黄色,尤其常见于酱香型白酒。
  • 3. 储存时间与化学反应

    白酒有点发黄怎么回事儿-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氧化反应:酒中的酚类物质(如单宁)在长期存放中氧化,形成有色物质,使酒液变黄。
  • 酯化反应:醇类与酸类缓慢反应生成酯类,部分酯类呈现黄色,且时间越长颜色越深。
  • 4. 容器污染

    若使用铁质或金属容器储存,金属离子(如铁、锰)可能溶解于酒中,导致酒液泛黄。

    二、并非所有白酒都会发黄

    1. 香型差异

    白酒有点发黄怎么回事儿-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易发黄:酱香型(如茅台)、浓香型、兼香型白酒因工艺和成分特性,容易随储存时间变黄。
  • 不易发黄:清香型(如汾酒)、米香型白酒即使长期存放,通常仍保持无色透明。
  • 2. 勾兑酒与酒精酒

    酒精勾兑酒(非纯粮酿造)因缺乏天然成分,存放后一般不会发黄。

    三、发黄是否正常?需警惕人为造假

    1. 自然变黄的正常性

    酱香型白酒的微黄色是品质标志之一,但颜色深浅与储存时间、环境有关。需注意,酒液发黄并不等同于“老酒”或“好酒”。

    2. 人为造假手段

  • 添加色素:如焦糖色、柠檬黄色素,使酒体快速呈现“老酒”外观。
  • 容器染色:用盛过黄酒的容器储存白酒,残留色素污染酒液。
  • 四、如何判断发黄是否合理?

    1. 综合指标

    观察酒体是否浑浊、有无悬浮物;闻香气是否纯正(有酸味或异味可能变质);尝口感是否醇厚(变质的酒可能发酸或苦涩)。

    2. 储存条件

    若酒长期存放在阴凉、避光、密封良好的环境中,颜色变化更可能是自然现象。

    3. 鉴别假老酒

    注意包装是否做旧、封口是否完整,避免仅凭颜色判断年份。

    五、储存建议

    1. 环境要求:温度15-25℃,湿度50-70%,避光通风,远离樟脑丸等异味。

    2. 容器选择:优先陶瓷或玻璃瓶,避免金属污染。

    3. 定期检查:密封性是否良好,酒体是否异常变质。

    若白酒仅轻微发黄且无其他异常,通常是正常现象;但若颜色过深、有异味或浑浊,则可能是变质或人为造假,需谨慎饮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