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料处理 → 蒸煮 → 冷却 → 接种 → 发酵 → 压榨过滤 → 灭菌 → 陈酿 → 包装
分步骤设备与工艺说明
1. 原料处理
设备:振动筛/去石机(去除杂质)洗米机(清洁糯米或大米)浸泡池/罐(软化米粒)工艺参数:浸泡时间:4-12小时(水温25-30℃)目标:米粒吸水膨胀至易捏碎。2. 蒸煮
设备:蒸汽蒸饭机(工业化)木甑/蒸笼(传统工艺)工艺要点:蒸煮时间:30-50分钟,至米粒熟透无白芯。现代工艺可能采用连续式蒸饭线提高效率。3. 冷却
设备:风冷输送机(工业化降温至30℃以下)摊凉竹席(传统工艺)关键控制:避免杂菌污染,确保温度适合酒曲活性。4. 接种(拌曲)
设备:搅拌机(均匀混合酒曲与米饭)传统手工翻拌工具酒曲类型:小曲(含根霉、酵母菌)或自制曲。5. 发酵
设备:不锈钢发酵罐(控温控湿,工业化)陶缸/木桶(传统工艺)工艺参数:温度:25-32℃(前期糖化需较高温度,后期酒精发酵略低)时间:3-7天(根据口感需求调整)。6. 压榨过滤
设备:板框压滤机(工业化分离酒液与糟粕)布袋压榨(传统工艺)目标:提取清澈酒液,保留甜味物质。7. 灭菌
设备:巴氏灭菌机(65-75℃保持30分钟)超高温瞬时灭菌(UHT,工业化可选)目的:终止发酵,延长保质期。8. 陈酿(可选)
设备:不锈钢储酒罐/陶坛(避光控温)工艺要点:时间:数周至数月,提升风味复杂度。9. 包装
设备:灌装机(瓶装/袋装)贴标机、封口机灭菌方式:无菌灌装或二次巴氏杀菌。工艺关键控制点
卫生管理:全程避免杂菌污染,设备需定期CIP清洗。温度控制:发酵阶段温度波动影响糖化与酒精生成比例。酒曲活性:选择高活力酒曲或复壮菌种(工业化生产需菌种扩培设备)。拓展说明
工业化升级:可增加自动化控制系统(PLC/DCS)实时监测温度、pH值、酒精度等参数。副产品利用:酒糟可用于饲料或进一步蒸馏生产白酒。可根据生产规模选择设备配置,小型作坊可简化步骤(如省去灭菌直接低温冷藏短保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