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即采取的紧急措施
1. 保留所有证据
保存假酒(不要开封或丢弃)。保留购物凭证(发票、收据、支付记录等)。拍摄假酒的包装、标签、生产日期、防伪标识等细节。若因饮用后身体不适,保留就医记录和相关费用单据。2. 停止饮用
立即停止饮用疑似假酒,避免健康风险。二、与商家协商解决
1. 联系商家
直接向商家说明情况,要求退款或赔偿(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主张“退一赔三”,不足500元按500元赔偿)。若商家拒绝处理,明确告知将通过法律途径***。三、投诉举报
1. 拨打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
通过电话(12315)、网站(www.)或手机APP投诉,提供详细信息和证据。北京本地也可通过“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问题。2. 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联系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电话:010-12345),或直接到所在区市场监管局提交书面材料。若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可同步投诉至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部门。3. 联系酒类品牌方
通过品牌官方渠道(如官网、客服电话)举报假酒,获取专业鉴定支持。四、法律途径
1. 向******
若协商和投诉无果,可向***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保留律师咨询记录,必要时委托律师代理。2. 涉及刑事犯罪
若假酒造成严重健康损害或涉案金额较大(超5万元),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拨打110),追究商家“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食品安全犯罪”责任。五、预防假酒的建议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优先选择大型商超、品牌专卖店或官方授权店。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整,防伪标识是否可验证。2. 主动查验真伪
通过品牌官网或防伪查询系统验证产品信息。购买后保留凭证,必要时可送专业机构检测。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第55条(欺诈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148条(10倍赔偿)
《刑法》第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及时行动可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同时保护更多消费者权益。如遇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消费者协会(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