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古时酿酒工艺有哪些种类

古代酿酒工艺种类繁多,不同文明和地区根据原料、技术和文化差异发展出独特的酿造方法。以下以中国为主,结合其他古文明,分类介绍古代酿酒工艺:

一、按原料分类

1. 谷物酒

古时酿酒工艺有哪些种类-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黄酒:中国最古老的酒类,以稻米、黍米为原料,使用麦曲或小曲糖化发酵,汉代《礼记》中已有记载,代表如绍兴酒的前身。
  • 醴酒:商周时期的短时发酵甜酒,用发芽谷物(蘖)糖化,酒精度低,类似现代醪糟。
  • 白酒(蒸馏酒):元代后兴起,以高粱等谷物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和蒸馏技术,代表工艺如“回沙法”。
  • 2. 果酒

  • 葡萄酒:汉代张骞从西域引入葡萄品种,唐代《太平御览》记载用自然发酵法酿制
  • 其他果酒:如荔枝酒(唐代)、枣酒(《齐民要术》)、欧洲古希腊的蜂蜜酒(Mead)。
  • 3. 乳酒

  • 马奶酒:游牧民族(如匈奴、蒙古)用马乳自然发酵,通过反复搅动加速发酵,称“挏马酒”。
  • 4. 药酒

    古时酿酒工艺有哪些种类-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先秦时期已有记载,将草药浸泡于酒中或直接参与发酵,如《五十二病方》中的药酒方。
  • 二、按发酵技术分类

    1. 自然发酵法

  • 早期人类利用野生酵母自然发酵,如古埃及用大麦、小麦酿制啤酒(公元前4000年),中国仰韶文化陶器中发现酒渍残留。
  • 2. 曲蘖并用

  • 曲法:中国独创,用霉菌(曲)同时糖化和发酵,商代已成熟,《书经》载“若作酒醴,尔惟曲蘖”。
  • 蘖法:西亚、欧洲用发芽谷物(麦芽)糖化,酿制啤酒,中国周代后逐渐被曲取代。
  • 3. 固态发酵

  • 谷物蒸煮后制曲,在窖池或陶缸中发酵,用于黄酒和白酒,如汉代“九酝春酒法”(分批投料)。
  • 4. 液态发酵

  • 水果或乳类直接发酵,如古罗马葡萄酒在陶罐(Amphora)中发酵。
  • 三、按酒曲种类分类

    1. 散曲:粉末状曲,用于快速发酵,如汉代“蘖曲”。

    2. 块曲:压制成砖块,富含多种微生物,宋代《北山酒经》详述制法。

    3. 红曲:唐宋时期福建发明,用红曲霉制曲,酿制红曲酒(《天工开物》记载)。

    4. 小曲:南方特色,添加草药制曲,适合米酒酿造。

    四、按工艺特色分类

    1. 浊酒与清酒

  • 浊酒:未过滤的粗酒,含酒糟,先秦常见。
  • 清酒:经压榨、澄清,如唐代“绿蚁新醅酒”变为“清酒”。
  • 2. 低温发酵(冬酿)

  • 冬季低温缓慢发酵,酒质更醇厚,如绍兴黄酒的“冬浆冬水”工艺。
  • 3. 蒸馏技术

  • 元代后引入蒸馏器(***称“Alembic”),从发酵酒中提取高浓度酒精,形成烧酒。
  • 五、其他古文明酿酒工艺

    1. 美索不达米亚:最早啤酒(公元前6000年),用大麦面包发酵。

    2. 古埃及:啤酒添加椰枣增甜,壁画记载工人用滤网饮酒。

    3. 古希腊罗马:葡萄酒中加入海水、香料,采用双耳罐陈酿。

    古代酿酒工艺不仅反映技术智慧,更承载文化信仰(如祭祀用酒)。中国以曲为核心的酿造体系影响深远,而东西方在原料和技法上的差异,形成了多样化的酒文化。这些传统工艺至今仍在黄酒、清酒等酿造中延续。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