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扫酒码扫出的价格是真的吗

扫酒码显示的价格(即“扫码价”)通常不具备真实性,更多是商家营销手段或虚标价格的产物。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扫码价虚高的常见原因

1. 商家自主定价权

扫酒码扫出的价格是真的吗-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扫码价由商家自行在第三方平台(如微信、我查查等)付费设置,可随意填写高价。例如,实际售价49元的葡萄酒,扫码价可能显示1299元。这类价格无需经过监管审核,仅用于提升产品“档次感”。

2. 迎合送礼需求

扫码价常被用于礼品场景,通过虚高价格让送礼者和收礼者“有面子”。例如,某白酒礼盒实际售价279元,扫码价标注1280元,价格翻4.6倍。

扫酒码扫出的价格是真的吗-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技术低成本与监管漏洞

生成二维码的成本极低(单个码约300元,年费系统仅需数千元),且平台对扫码价真实性缺乏有效核查。部分商家甚至***正品防伪码贴于假酒上,进一步混淆消费者

二、扫码价与真实价格差异巨大的案例

  • 葡萄酒:某法国进口酒实际售价33元/瓶,扫码价标至2688元,差价达81倍。
  • 白酒:某品牌礼盒扫码价1280元,实际售价仅279元。
  • 行业普遍现象:葡萄酒扫码价普遍是实际售价的10-40倍,部分甚至更高。
  • 三、扫码价不可信的技术与法律依据

    1. 技术层面

    扫酒码扫出的价格是真的吗-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普通二维码无防伪功能,商家可自行生成并关联任意价格信息。而真正可靠的防伪系统(如茅台的RFID技术)需结合加密数据库和专业设备验证,成本较高,普通酒类难以普及。

    2. 法律风险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若扫码价与实际售价差异过大,涉嫌价格误导或欺诈。例如,扫码价为实际价格40倍以上,消费者可要求三倍赔偿。

    四、消费者应对建议

    1. 选择正规渠道

    通过天猫、京东自营等受监管平台购买,此类渠道需提交报关单、检验检疫证明等交叉验证资料,降低假货风险。

    2. 查看中文背标信息

    原瓶进口葡萄酒的中文背标需注明装瓶地、生产许可证号等,国内灌装酒则标注国内地址。此信息受法律约束,真实性较高。

    3. 使用专业查询工具

    通过国际酒类数据库(如Wine Searcher)或电商平台(淘宝、酒仙网)查询真实市场价格,避开扫码价陷阱。

    4. 警惕过度包装与营销话术

    避免被礼盒、金属铭牌等包装迷惑,重点对比酒液品质。例如,扫码价9999元的酒实际成本可能不足百元。

    五、行业未来趋势

    随着消费者认知提升,扫码价的营销效果逐渐减弱。部分品牌开始采用区块链、同位素检测等新技术溯源,但普及仍需时间。目前最可靠的防伪方式仍是选择信誉渠道,而非依赖扫码信息。

    总结来看,扫码价多为商家虚构的“面子工程”,消费者需结合多重信息判断酒类真实价值,避免为虚高价格买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