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COVID-19疫情影响,全球食用酒精市场价格经历了显著波动。以下是中国市场的主要情况
价格走势
1. 年初疫情爆发期(1-3月)
价格飙升:由于消毒需求激增,部分食用酒精产能转向医用酒精,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中国市场价格从年初约5000-6000元/吨一度涨至8000-12000元/吨(95%浓度,散装),部分地区甚至更高。2. 年中恢复期(4-6月)
随着国内产能扩大和协调(如鼓励原料供应、加快生产审批),价格逐步回落至6000-8000元/吨。3. 下半年(7-12月)
供需趋于平衡,价格稳定在4000-6000元/吨,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2019年同期约4000-5000元/吨)。影响因素
消毒需求挤压:医用酒精需求暴涨,部分食用酒精生产线转产,导致阶段性短缺。原材料价格波动:玉米、木薯等原料成本上涨(玉米价格2020年涨幅超30%),推动酒精生产成本上升。政策调控:中国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囤积居奇,并协调企业扩产,平抑价格。国际供应链:进口原料(如美国玉米)受物流影响,进一步加剧成本压力。地区差异
华北、东北(主产区):价格相对较低,接近***。华南、华东(需求旺盛):受运输和分销成本影响,价格偏高。国际参考
美国:燃料乙醇需求下降(因油价暴跌),部分产能转向食用酒精,价格波动较小。欧洲:医用酒精优先供应,食用酒精价格涨幅约20-30%。注意事项
数据因纯度(95% vs. 75%)、包装(散装vs.瓶装)及采购规模(批发vs.零售)差异较大。精确价格需参考当年行业报告(如中国酒精工业协会)或具体供应商报价。如需更详细数据,建议查阅《中国酿酒工业年鉴2021》或第三方行业分析平台(如智研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