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酿自饮一般不违法
如果个人或家庭仅出于自饮目的酿制粮食酒,且不进行销售,通常不构成违法犯罪。但需注意:
不可销售:即使赠与他人,也可能存在法律风险。质量安全:自酿酒若含有害物质(如甲醇超标),可能涉及其他法律责任。二、销售自酿酒可能构成犯罪
未经许可擅自生产、销售酒类产品,可能触犯以下罪名:
1. 非法经营罪
法律依据:《刑法》第225条立案标准:经营数额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2万元以上;2年内因非法经营受过2次以上行政处罚,再次实施。刑罚:情节严重: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5年以上***,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2.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法律依据:《刑法》第140条若酒类质量不合格(如酒精度不达标),根据销售金额量刑:5万-20万元:2年以下***或拘役;20万-50万元:2-7年***;50万-200万元:7年以上***;200万元以上:15年***或***。3. 其他可能涉及的罪名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如添加违禁物质);逃税罪(未申报经营收入)。三、合法化途径
若想合法生产销售酒类,需办理:
1. 食品生产许可证(市场监管部门审批);
2. 酒类生产许可证(省级酒类专卖局审批);
3. 营业执照及符合环保、消防等要求。
四、注意事项
地区差异:部分地方对家庭自酿有宽松政策,但销售均需许可;风险提示:即使小规模销售(如朋友圈售卖),也可能被查处。建议涉及相关行为时,务必咨询专业律师并结合当地法规评估风险。合法经营是避免刑事责任的根本途径。